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08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2970篇
海洋学   25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0年   6篇
  1949年   4篇
  1947年   7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9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隆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2.
木孜塔格幅、鲸鱼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发现并填绘出前寒武纪地层单元。于木孜塔格地区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中发现早石炭世放射虫。在阿尔格山大断裂以南中二叠统鲸鱼湖组灰岩中首次发现冷温型单通道筵。在黑顶山缝合带中识别出畅流沟-向阳泉和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二者分别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晚期。对各构造带中的岩石地层进行了古地磁研究与对比,建立了各自的古地磁极移曲线。获取一批新生代火山岩的同位素测年资料。  相似文献   
923.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地的规模、产状、边界、岩石组合、指相矿物、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不同时代盆地的特征和重点区段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研究区的盆-岭格局至少经历过4期地球动力学演化。该盆-岭体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二者时间相近,空间相伴,成因相关。研究表明,永定-龙南-始兴是一个中侏罗世陆内裂谷带,武夷山是晚中生代的古地理与气候分隔带,赣江带是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界线。  相似文献   
924.
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带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内的玄武岩分为北带玄武岩和南带玄武岩。北带白垩纪玄武岩的SiO2含量多为44.86%~50.96%,TiO2均在3%以上,Na2O+K2O为3.78%~6.10%,Na2O>K2O;南带中晚三叠世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6.94%~49.58%,TiO2为1.17%~2.04%,Na2O+K2O为3.79%~7.15%,Na2O>K2O。北带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南带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北带玄武岩富集Rb、Th、Ta、Nb,与洋岛碱性玄武岩稀土曲线一致;南带玄武岩除Y、Yb、Sc、Cr外,其他均富集,显示与大洋拉斑玄武岩曲线一致。构造背景判别和分析显示,北带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洋岛环境,南带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洋盆海山环境。  相似文献   
925.
酒泉金塔地区发育“酒东”、“酒西”和“花海金塔”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在介绍盆地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盆地内主要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酒西盆地北部斜坡带、酒东盆地北东部斜坡带以及花海-金塔盆地的金西斜坡带是区内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26.
晚新生代温泉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腹地在南北向挤压、东西向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沿南北向边界走滑断层,经边界正断层和内部张剪断层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近南北向单断单剪楔形半地堑活动沉积盆地.它可能代表了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第三期强烈挤压隆升事件,是侧向向东剪切挤出的结果.笔者以盆地充填序列和TL、ESR测年资料为主要依据,推测唐古拉山在300~250ka前后全面进入冰冻圈;而以温泉活动沉积盆地为代表的中更新世晚期 (224.0~150.2ka)的冰碛冰水堆积则对应于青藏高原第三期隆升的断陷盆地发育阶段;中更新世晚期椡砀率乐衅?144.0~56ka)为湖相沉积;晚更新世中期至今(35~0ka)对应于高原缓慢隆升与夷平发育阶段.长江溯源在35ka切割通天河盆地,形成通天河;而在16ka侵蚀切穿雁石坪温泉兵站峡谷,形成布曲河.  相似文献   
927.
张抗  王俊玲 《地质学报》2005,79(4):575-575
克拉通(内)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领域。中国克拉通破碎性强,经历了多次开合构造旋回并受到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它决定了该类盆地油气藏一般有多期多源生烃、晚期定型或成藏的特点,形成原生、准同生和次生的复杂空间组合。其主要成藏控制因素可归纳为:生烃坳陷、古隆起和  相似文献   
928.
泥堡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初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琳  张竹如 《贵州地质》2005,22(1):22-25
泥堡金矿及水银洞金矿是大型金矿床,两矿床赋矿地层、容矿岩石、矿体产出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等诸多特征相似;并处于富金的峨眉山玄武岩东侧,其矿床成因与该玄武岩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从泥堡-戈塘-紫木凼-水银洞一线地层中P3l 的研究,指导金矿找矿及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29.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砾石定向带、坡中槽、弃沟和断塞塘等活动构造地貌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地貌测量,利用精确的地貌测量数据和测年数据,定量计算了龙门山主干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在晚新生代时期龙门山构造带仅具有微弱的构造缩短作用,其中逆冲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1mm/a,走滑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46mm/a,表明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的比率介于6 ∶ 1~1.3 ∶ 1之间,以右行走滑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各主干活动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北西向南东4条主干断裂的最大逆冲分量滑动速率具有变小的趋势,而走滑分量的滑动速率则具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显示了从龙门山的后山带至前山带主干断裂的走滑作用越来越强。由此推测现今的龙门山及其前缘盆地不完全是由于构造缩短作用形成的,而主要是走滑作用和剥蚀卸载作用的产物。另外,根据沉积、构造、盆地充填体的几何形态、地貌、古地磁等标定和对比了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走滑方向,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走滑方向发生了反转,即由中生代时期的左行变为新生代时期的右行。  相似文献   
930.
东太平洋洋隆Siqueiros转换断层带(西经103°~104°、北纬8°20′~8°30′),位于中美洲之西可可斯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图1)。该转换断层的玄武岩,成分从原始的到富化的,变化很大。最原始的玄武岩产于A-B走滑断层内,其MgO含量高达14.91%;最富化的玄武岩产在西部洋脊与转换断层交叉部位,其MgO含量较低,成分变化大。转换断层内的洋中脊玄武岩可分三类:富化的洋脊玄武岩(E-MORB)、原始的正常洋脊玄武岩(PrimitiveN-MORB)和正常洋脊玄武岩(N-MORB)。Siqueiros转换断层区已确定有两个地幔源:一个位于转换断层西部下面的富集地幔,其特点是稀土总量高,富轻稀土,低MgO、K2O和TiO2,而高87Sr/86Sr;另一个是位于转换断层中-东部下面的亏损地幔,来自这个地幔源的玄武岩具有低87Sr/86Sr、低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但MgO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