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2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1221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4135篇
海洋学   5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盆地流体中有机组分的成矿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盆地流体含有丰富的有机组分。有机质-金属耦合作用是盆地流体金属成矿机制的关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1)沉积有机质对盆地流体物理化学特征的制约;2)有机组分对金,属成矿元素在盆地流体中的迁移能力、迁移形式以及沉淀就位机制的制约;3)富有机质的地层作为地球化学还原障和H2S障对于流体中金属沉淀就位的制约;4)沉积有机质的演化对于盆地流体运移的制约(通过油气的阵发性析出和二次孔隙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2.
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以上第三系砂岩型铀矿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以滇西上第三系陆相砂岩铀矿为例研究非线性铀成矿作用。与铀矿化有关的参数可分为矿化参量和控制参量,矿化参量以及矿化在控制参量中的分布均遵从对数正态分布,控制参量(温度、压力和地球化学条件)的耦合作用对铀矿化的概率和平均品位的控制作用是非线性的,铀矿化在控制参量构成的相空间中的变化轨迹是一复杂的超曲面。非线性铀成矿作用具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993.
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雪峰古陆为江南古陆的西南段,是华南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湖南省80%以上的金矿床分布于该地区,在黔东亦有许多金矿产出。该区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层控特征明显。近年一系列中、小型金矿床的发现,以及沃溪金矿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表明该区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伊宁盆地尼勒克剖面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对伊宁盆地北侧尼勒克剖面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盆地的沉积相及构造演化,探讨其生烃潜力及油气远景。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一好”的级别,有机质类型泥岩以Ⅲ1为主,煤为Ⅲ1、Ⅲ2型,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推测在盆地内部更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和保存。  相似文献   
995.
盆地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流体指在大陆性地壳基底上的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活动于沉积柱内的有机,无机复杂流体相,包括来自盆地内部由有机,无机沉积物压实和相变所释放出的自生流体和外来流体(盆地边缘隆起区补给的大气水和基底补给的流体)。盆地演化早期的沉积水地质阶段很可能以压实驱动流为主的自生流体占优势,而在晚期的渗入水地质阶段则以重力驱动流为主的外来流体。典型的低温热液地球化学特性和丰富有机组分的广泛参与,乃是盆地流体的两大突出特征。盆地流体广泛参与了沉积物的成岩一后生和成烃成矿过程。它既可以上升到达海底以沉积喷流的方式成矿,也可在海底以下的沉积柱中运移时遇到合适的地球化学障而发生沉淀卸载。献中报道的典型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喷流型矿床,密西西比式铅锌矿床和大陆砂页岩型矿床。但在我国却发现了一批具有复杂成矿元素组合的重要矿床类型,包括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等。  相似文献   
996.
在火成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中,着重研究角砾岩体与其主岩体和矿化体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华南花岗岩中,诱发火成角砾岩的主岩体几乎全是III阶花岗岩小岩体,火成角砾岩与成矿的关系其实质是高位小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根据角砾岩的形成条件可寻找岩浆源和二重源矿产。提出了火成砾岩的找矿指示作用和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997.
成矿作用中金银的共生与分离及Au/Ag比值的校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内生作用中金与银既有共生的一面,又有分离的一面。其共生与分离受地球演化历程制约,受控于元素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亲和性,与岩浆起源、演化有关,受控于不同的基底建造和构造单元。成矿作用中金与银的共生与分离可用Au/Ag比值大小来衡量,本文提出了根据Au、Ag的地壳克拉克值和工业吕位对传统的Au/Ag比值进行较正的方法,校正后的Au/Ag比值可有助于矿床研究、找矿预测和资源评价等工作。  相似文献   
998.
西江流域的有机碳侵蚀通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西江下游的马口水文站对径流进行了4个季节的有机碳采样分析。研究表明,西江径流有机碳的断面构成在各个季节均较为一致;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有机碳和悬浮物含量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水体悬浮物含量的增加,悬浮物的有机碳含量呈对数趋势降低。西江流域的有机碳侵蚀通量为10.18×106gC/km2·yr.,是全球外流域有机碳侵蚀通量的2~3倍,其中以颗粒有机碳的侵蚀通量为主,达到8.30×106gC/km2·yr.,溶解有机碳的侵蚀通量为1.88×106gC/km2·yr.。反映了流域内较强的机械剥蚀过程,这与西江流域典型的季风气候、较大的地形高差,以及农业耕作历史长久、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塔里木盆地中高氮天然气的成因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学报》2000,18(4)
塔里木盆地塔北和塔中地区的海相腐泥型天然气,N2含量较高,尤其是湿气,N2含量分布在10.1%~36.2%,而干气的N2含量则低于10%,即湿气的N2含量高于干气的N2含量。同是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来源的海相腐泥型天然气,为什么湿气和干气的氮气含量相差如此之大?根据与氮气相伴生的烃类气体、非烃气体及稀有气体的组份及同位素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的中高氮天然气属于有机成因,来源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文章还提出塔北和塔中地区湿气和干气N2含量差异与源岩的演化程度和圈闭的捕获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莺—琼盆地1号断裂带含烃热流体活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玉梅  欧光习 《岩石学报》2000,16(4):687-694
1号断裂带是莺-琼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有机包裹体研究有助于追踪油气及热流体活动的痕迹,为油气运聚成藏提供地球化学依据,通过包裹体薄片镜下观察,均一温度和盐度测试,认为工区内发育五种类型的有机包裹体:(1)液态烃包裹体;(2)气流态烃包裹体;(3)气态烃包裹体;(4)含烃CO2包裹体;(5)烃子矿物包裹体,含烃CO2包裹体一般与气态烃共生,含烃子矿物包裹体既无液态烃共生又与气态烃共生,包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