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367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各向异性研究是当令地震学研究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三分量地震资料中各向异性的检测是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成果解决地球科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桥梁。本文简要描述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四种主要检测技术,即偏振图法、协方差拒阵法、质,点振动分辨率法及传输矩阵法,并对这四种技术作了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82.
83.
在对吐鲁番市春季灾害性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风出现同时刻历史资料的普查,找出预报因子,建立权重回归和二级判别方程,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告产品和本站实时资料用PP法做灾害性大风的有、无和强度预报.同时也是在无自绘图只有传真图的情况下进行要素客观预报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84.
85.
实践表明,单靠一项手段来预测地震往往是行不通的,比较可取的办法是把多项预报手段的预报意见加以综合分析。在地震的综合预报中,如何确定各手段的权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以往所用的方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试图根据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概念,提出一种比较客观的算法,利用这个算法可以近似地求得各手段的权重分配。  相似文献   
86.
本文把只适用于线性地下水系统资源管理的响应矩阵方法推广到非线性地下水系统之中.讨论了非线性多层含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原理,编制了程序软件并进行了理论检验.对于把潜水系统用承压水系统近似代替进行水资源管理这一作法的不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由于非线性地下水系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7.
浅源走滑大震震源过程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邢台、海城、唐山三大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结果,并结合其它大震资料,对浅源走滑大震震源过程的特征作了初步探讨.这类地震的P波波形一般都较复杂,可用单断层多重破裂或复断层多重破裂作解释.地震震级愈大,其第一子震的震源持续时间和破裂长度都愈长.发生在活动频繁、贯穿性好的深大断层上的地震与发生在无明显大断层地区的地震相比较,前者的应力降和位错上升速度都比后者的偏低,而且这种差别在第一子震上表现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88.
层状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井间地震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Biot理论,提出计算理论地震图的相应传播矩阵算法,并针对井间地震震源和检波器的不同配置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算法高频可达1000H2以上.文中算例说明利用震源和检波器相对于储油层的不同位置,可从反射震相记录波形上的差异,判定储油层存在与否.  相似文献   
89.
地震矩张量及其反演(讲座)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者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地球物理进展”课程,由工作在第一线的诸多专家投诉。乃程内容翔实丰富,反映了当前地球物理到邓5受新进展。深受研究生和广大学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90.
滇西实验场区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嘉政  刘祖荫 《地震学报》1995,17(4):459-468
根据陈培善和Duda(1993)提出的震源速度谱模型,研究了用速度谱极大值Vc(cm)>max直接测定地震矩M0的方法.利用在滇西实验场区开展近场微震观测新获得的洱源、脉地和松桂地区三次微震序列的数字化资料,测定了三次地震序列的地震矩M0和震源力学参数.三次微震序列的震级绝大多数在1.0——2.5级之间,测定的地震矩为1010M01013(Nm),震源破裂半径a为90——270 m.对环境应力参数0和的研究还表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rv)是环境应力参数0和的函数,且环境应力与地震构造及介质状态相关,三次震群序列的环境应力0和值分别为高应力震群(脉地序列)在0.5——5.0 MPa;中等应力震群(松桂序列)在0.3——1.5 MPa;低应力震群(洱源序列)在0.01——0.5 MPa.进而讨论了高、中、低三种环境应力状态所反映出与构造和介质状态差异的依赖性,这种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作为孕震背景的环境应力状态与孕震过程和潜在地震危险区的相互关系.其次,我们发现,大小地震的矩标度存在明显差异,当地震矩M014 Nm时,峰值速度与地震矩按rvM0.80标度,而在M01014 Nm时,则按rvM1/30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