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进一步提高极移预报精度,将小波分解引入极移预报中。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对极移序列进行分解,分离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然后对低频分量建立最小二乘外推模型,获得极移序列的趋势项外推值与残差序列,最后采用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对高频分量与残差序列之和进行预报,最终极移的预报值为最小二乘外推值与AR模型预报值之和。结果表明,小波分解可以明显改善最小二乘外推与AR组合模型的极移预报精度,尤其对于中长期预报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2.
地球极移参数高精度双差分LS+AR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双差分最小二乘LS+AR模型的高精度极移参数预报方法。首先,对极移数据进行双差分处理,用以增强数据平稳性,获取差分极移数据,并采用LS方法对差分极移数据进行拟合,获取极移残差数据;其次,利用AR模型对极移残差数据进行预报;然后,综合LS外推预报值与AR模型预报值获取差分极移预报值;最后,对差分极移预报结果进行逆双差分处理,获取高精度的极移预报值。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极移参数预报中,结果表明,1d的极移X分量(PMX)预报精度优于0.25mas,极移Y分量(PMY)预报精度优于0.2mas。将该预报结果与国际EOP_PCC预报结果对比表明,极移短期预报精度与EOP_PCC预报结果相当,1d的预报精度略优于EOP_PCC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3.
极移是指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运动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发生缓慢变化的现象,是研究地球自转的一个重要的内容.LS+AR模型被认为是目前极移预报中最好的模型之一.通过对LS+AR模型的短期预报残差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发现相邻期的模型预报残差具有极高的相关性,由此提出利用上一期的模型预报残差和经验调节矩阵对下一期预报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极移预报的附加误差修正的LS+AR新模型.运用新模型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极移的预报精度和可靠性均有帮助,采用新方法进行超短期和短期预报的精度均达到了目前国际最好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94.
The global ocea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exciting the annual polar motion besides the atmosphere. However, it is still unclear about how large the regional oceans contribute to the annual polar motion. We investigate systemically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Pacific, Atlantic and Indian Oceans to the excitation of the annual polar motion, based on the output data of ocean current velocity field and ocean bottom pressure field from "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ECCO)"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over the period 1993-2005. The result shows that due to its particular location and shape, the Atlantic Ocean makes a les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x-component of the annual polar motion excitation than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while all these three oceans contribute to the y-component of the annual polar motion excitation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95.
钟敏  高布锡 《天文学报》1996,37(4):361-367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这一新的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球自转极移近120天准周期变化的时频特征,证实了在极移序列中存在显著的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得到了极移准周期变化的周期与振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动力学为基础,在时域内分析了大气变化对自转极移季节内变化的激发.表明大气激发在本文所研究的频段内是极移短周期变化的主要激发源。并发现在极移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平静时期,发生ELNino事件,同时日长变化近120天准周期变化增强.  相似文献   
96.
古地磁欧拉极及对华北地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讨论了古地磁欧拉最佳小圆拟合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方法,并提出了提高拟合速度和优度的措施,同时利用此方法对前人取得的华北地块中石炭世至晚侏罗世这一时间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进行了最佳小圆拟合。  相似文献   
97.
华北地块早古生代古地磁结果的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早古生代地层的1006块(153采点)定向古地磁岩芯标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地层单元的岩石剩磁组分可分离出A、B两个主要分量.根据其稳定性检验结果,A分量(北西方向,低负倾角及其对方向)为岩石形成时期的特征剩磁分量,而B分量(北西方向,中至低正倾角及其对方向)则可能是晚古生代的重磁化分量.华北地块早古生代的古地磁参考极均位于大西洋;与此相应,华北地块位于南纬15°左右.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四川北部旺苍-南江地区晚侏罗世蓬莱镇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逐步热退磁揭示出蓬莱镇组岩石所携带的剩磁由两个分量组成,其中低温组分(次生剩磁)的解阻温度低于420℃;高温组分(特征分量)可通过褶皱及倒转检验,由此求得磁偏角和磁倾角分别为18.4°和29.3°(构造校正后),95%置信回(α95)为8.5°,对应的古地磁极经纬度分别为236.4°E和66.6°N.基于古地磁结果,并结合已有的地质证据,提出根据古地磁学确定的扬子地块晚侏罗世古纬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真极移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
华北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杨振宇   《中国科学D辑》1998,28(Z1):44-56
在较详细地补充报道了华北地块早古生代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国内外一些公认的古地磁数据可靠性标准,以及岩石地层是否受后期的构造改造(如旋转作用)和热作用(如重磁化)等标准,对这些新老数据作了较为严格筛选,选出一批可靠性较高、易于被国内外同行普遍接受的数据.编制了一条华北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并讨论了华北地块显生宙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00.
塔里木及其周边古地磁研究与盆地形成演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在综合研究前人古地磁成果基础上,对新藏公路、中巴公路沿线、康苏、托云及库尔干等地进行了以古地磁为主的综合地质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库尔干,康苏,托云,中巴公路沿线的奥依塔格、明铁盖,新藏公路沿线的库地、麻札、康百瓦—红柳滩、奇台达坂、甜水海、岔沟口、空喀山口、库尔那克堡和班公湖等地区有关地质年代的古地磁新成果。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同位素测年等新的研究成果,对地层划分进行了修正。根据收集的塔里木地块数百个古地磁数据及本次研究成果,按新的地层划分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统计,获得了塔里木地块综合古地磁极34个,建立了塔里木地块震旦—第三纪综合古地磁极移曲线。为探讨塔里木地块古环境、古气候变迁和油气开发提供了古地磁依据。通过对塔里木磁性地层资料综合整理、分析,对侏罗—白垩纪地层界线划分、二叠—三叠纪地层界线划分进行了探讨,并对泥盆纪、震旦纪地层磁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在前人同位素研究基础上,补作了少量同位索研究工作,获得了新藏公路新生代火山岩、花岗岩及托云地区火山岩测年成果,为地层划分及构造演化探讨提供了依据。据航磁资料,塔里木地块划分成三个性质不同的地体:巴楚—塔克拉玛干地体;库鲁克塔格地体和阿克苏—车尔臣河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