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8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东秦岭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一系列样品的测试数据,对河南省栾川县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反映东秦岭铅锌银矿床成矿系统中的元素变化规律,主要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液的组成以及成矿环境的变化等。利用石英40Ar3-9Ar年龄测定,求得矿床含银铅锌石英脉是燕山晚期成矿过程中的产物,这在找矿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栾川三道庄特大型钼钨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接合部位的东段。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石物质成分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矿石类型中,矿物种属和含量变化较大。按各种矿石类型的矿物成分和形成阶段的不同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认为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Mo、W,S、Re可综合利用、回收,并对各种元素的赋存状态也进行了分析。根据矿化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及生成先后,成矿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对于相类似的矿床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栾川地区是我国著名斑岩钼矿集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但对铅锌矿成因认识分歧颇多。研究表明,栾川地区铅锌矿产在燕山期斑岩钼矿床外围,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和新元古界栾川群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变质建造,地层中侵入有晋宁期辉长岩、正长岩和燕山期酸性斑岩,铅锌矿呈脉状或透镜状,发育3种类型:受燕山期斑岩与元古界钙质地层接触带控制的夕卡岩型铅锌矿、受北西西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受北东或近南北向张-张扭性断裂控制的脉状铅锌矿。铅锌矿石中硫化物δ~(34)S_(V-CDT)为近零的正值(骆驼山0.37‰~4.20‰、赤土店-0.32‰~8.30‰、百炉沟-1.20‰~10.90‰、冷水北沟0.70‰~12.10‰),岩浆来源硫特征明显;夕卡岩型铅锌硫化物的δ~(34)S_(V-CDT)与本地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_(V-CDT)(1.24‰~3.30‰)极为相近,脉状铅锌硫化物的δ~(34)S_(V-CDT)与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重合,但有地层中硫(δ~(34)S_(V-CDT)为12.43‰~18.63‰)的影响。总体上δ~(34)S_(黄铁矿)>δ~(34)S_(闪锌矿)>δ~(34)S_(方铅矿),指示矿石中主要硫化物矿物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平衡,赤土店铅锌矿石中共生方铅矿与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温度计指示硫化物矿物沉淀温度较高(388.29℃)。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主体应为受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控制的中高温热液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4.
栾川三道庄特大型钼钨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栾川三道庄特大型钼钨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接合部位的东段。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矿体形态、产状受岩性、构造控制较为明显,分布范围、产状与钙硅酸角岩、矽卡岩的分布范围、产状相一致,受箱状背斜控制;通过成矿阶段划分、成矿温度测定以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说明三道庄钼钨矿床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均与深部同熔型花岗岩浆有关,成矿物质来源除主要来自深部同熔型岩浆外,在矿液运移过程中可能有少部分地壳物质的加入。同时指出了找矿标志,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层序、沉积环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构造分析与地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修订了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地层层序,进而研究了栾川群的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主要为浅海一潮坪相的碳酸盐及碎屑泥质沉积,其中碎屑岩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型沉积特点。下栾川群沉积时期环境比较稳定,上栾川群反映沉积环境的动荡多变,可能为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先期特征.  相似文献   
96.
马振波 《地质与勘探》2022,58(4):846-856
河南栾川县为全国的钼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钼钨矿产资源与出露岩体关系密切,矿体多产在岩体或岩体接触带围岩。为进一步加强栾川矿集区的资源勘查,确定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和成矿规律,对深部资源进行评价,在栾川矿集区开展了重力、磁法面积测量和CSAMT电磁法剖面测量等综合物探找矿勘查。在矿集区开展1∶2.5万重力和磁法面积测量,通过向上延拓、求导及水平梯度模等方法,提取、识别与地质相关的重磁场信息,判断隐伏岩体的分布范围,依地质模型为约束条件,对资料进行定量-半定量解释,圈出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得出栾川矿集区隐伏岩体规模巨大,深部资源量丰富。依据重磁解释成果,优选隐伏岩体顶界面相对较浅的黄背岭矿区,进行CSAMT剖面测量,利用卡尼亚电阻率陡变带,对隐伏岩体的顶界面进行定位。经钻孔验证,在黄背岭矿区新发现三条钼钨矿体,矿体产在岩体顶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在岩体的凹陷部位往往矿层厚度较大,新增钼金属量102.01万吨、WO3资源量21.66万吨。成果表明,利用钼钨矿体多产在岩体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特征,用重力、磁法面积测量确定隐伏岩体空间分布,CSAMT剖面测量确定岩体顶界面,指导钻孔定位的物探组合方法,在栾川矿集区深部资源的勘查中成果显著,该方法组合可为“中国钼都”战略资源深部找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