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690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479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98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实体单元模型对一个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截面纤维模型能以很小的计算成本达到实体单元模型的计算精度,并且和试验结果拟合较好。同时,对一个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表明,纤维单元模型能很好地解决各种非线性问题,适合于强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动力弹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912.
半刚接框架-非加劲钢板墙体系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刚接钢框架-内填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它弥补了传统抗弯钢框架侧向刚度不足的缺点,为采用更加经济的半刚性节点提供了可能,目前国内外对该新型结构体系性能研究属刚起步阶段,因此对该结构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对一榀两层单跨梁柱平齐端板连接半刚性框架-内填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加载拟静力试验,在试验中,试件破坏过程缓慢,钢板墙拉力带充分发育,试验得出的滞回环饱满,表明该新型结构体系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从而为今后对该新型结构体系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13.
高层建筑结构中粘滞阻尼器的新型安装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筑结构中,一般粘滞阻尼器均布置在层间,但在有些情况下较小的层间位移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阻尼器性能的充分发挥。系统回顾了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新的一些解决方案:改进层间阻尼器的连接方式,如基于连杆结构、杠杆原理与齿轮机构的位移放大系统,及大对角支撑;新型结构保护系统,如利用结构构件竖向振动位移及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加强层阻尼系统等,并重点分析了加强层阻尼系统。  相似文献   
914.
历次震害表明:在框架结构中,破坏多集中在节点和底层柱等部位.但是,在目前国内外设计规范中,没有对节点抗震性能进行明确的量化规定.通过国内外框架节点的震害实例及节点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节点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了现有节点设计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及节点变形计算方法;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计算理论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了现阶段节点抗震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15.
为分析支撑布置方式、刚度比、结构总层数等因素在罕遇地震下对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别对6层、12层、18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详细研究了多高层结构体系的层间位移角、底层剪力、支撑内力等随支撑布置方式、刚度比、结构总层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分析表明,倒V较单斜布置更能有效降低底层剪力、增大支撑轴力、降低层间位移角,从而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更有利于结构消能减震;随着结构总层数的增大,支撑的屈服层数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刚度比七为2—4时,能使较多层数的屈曲约束支撑参与到消能减震的过程之中,较好地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916.
圆形深基坑排桩框架支护结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国  肖世国 《冰川冻土》2016,38(4):915-921
圆形深基坑工程在我国西南地区渐有出现,在其中的以砂卵石地层为主的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型式多为排桩结合多道圈梁构成的排桩框架结构,但实践中一直没有合适的结构计算方法.针对工程实际的迫切需要,基于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提出了确定圆形深基坑排桩框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即按多跨连续梁和弹性地基梁模型分段分析围护桩内力与变形,并考虑桩梁变形协调分析圈梁内力及变形,推导出了围护桩和圈梁的内力及变形理论计算公式.开展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桩顶侧向位移理论值与试验值分布规律整体上具有相似性,说明了理论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给出了一具体实际工程的排桩和圈梁的内力及位移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17.
详细介绍了数字日照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公共服务平台、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及示范应用项目建设情况。就如何加强平台推广应用、运维管理、数据更新维护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18.
数字广东地理空间框架是广东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也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叙述了数字广东地理空间框架的概念,对其建设的目标、意义、总体架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概述了数字广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19.
从建设用地监管的业务层面出发,对建设用地动态监管集成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对国家、省、市、县等多个层次监管的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级数字化建设用地动态监管信息系统集成的总体框架,并对系统集成的技术架构以及相关技术方法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各业务系统之间以及与国家级相应监测监管系统的集成接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0.
以数字长寿地理空间框架及其应用示范建设中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阐述了基于数字城市建设成果,立足于解决规划管理业务中具体问题而开展系统建设的思路,重点展示了系统在规划档案资料管理、红线一张图管理、三维辅助规划审批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和实际效果,借此展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政务应用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支撑的思路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