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geological factors on health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Medical Geology was established in 1998, with the primary aim of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is issue among scientists, medical specialis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2000 a new project was established by UNESCO. The primary aim of the projects was to bring together, on a global scale, scientists working in this fiel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ir colleague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 (ICSU) also sponsored international short courses in this subject, a cooperation involv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Sweden, US Geological Survey and the US Armed Forces of Pathology. In 2006 a new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International Medical Geology Association, IMGA. Regional Division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been established. Two text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the most recent one by Elsevier 2005: Essentials of Medical Geology which has received two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awards. A website ( http://www.medicalgeology.org ) and regular newsletters have been published. Short courses on medical geology, have been held since 2001 in more than 30 countries. Medical geology will also be one of the ten main topics within the Year of Planet Earth declared by UN General Assembly December 22, 2005. Medical geology is also one of the five topics within the GeoUnion initiative. The international impact has been tremendous. Universities all around the world are starting courses and education in medical geology, the first center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symposias have been held and a world wide collaboration has started between geoscientists, environmental researchers, epidemiologists, toxicologists, pathologists and other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表层水体的生态遗传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Ames试验方法,结合浮游动物多样性数据和一些水质理化参数的分析,对长江口表层水体的生态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的水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而河口外海滨区的部分样品在加入S9活化后也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毒性,口外海区样品没有遗传毒性。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口南支水样中浮游动物的密度及多样性都较低,口外海区较高。统计分析也表明,遗传毒性数据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存在着一定的线形关系。这说明长江口表层水体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在分子水平和生物群落水平上有相关性。而二者与水质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遗传毒性与多数所测水质理化因子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浮游动物多样性与部分理化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本文也从实践上证明,在河口、近岸海域的环境监测中开展遗传毒性检测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鱼类细胞培养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博  陈松林 《海洋科学》2011,35(7):113-121
鱼类细胞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病毒学、环境毒理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基因组学、遗传学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鱼类细胞作为实验对象,有着活体鱼无法比拟的优点:(1)成本低,细胞系的维护不需要大型的养殖设备和大量的换水与充气;(2)重复性好,实验条件可以精确控制。因此,对鱼类细胞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质量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污染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新修订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水质指标由GB/T 14848-1993的39项增加至93项,其中大部分为有机毒理学指标。原有的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因不能区分毒理学指标和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的差异,评价结果容易产生歧义,且评价结果不符合地学统计特征,已不再适用。为此在反复摸索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指标分类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单指标质量分类统计法评价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利用单指标最大分类确定法评价毒理学指标,最终结果分别给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级别和毒理学指标级别,同时给出毒理学指标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以供参考。该方法在淮河流域某地区的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应用结果显示,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符合地学统计特征,与内梅罗指数法相比,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地下水质量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可有效解决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容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问题,满足常规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的综合评价,能够更好地综合体现地下水水质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用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的遗传毒理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SS没有遗传毒性,却有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的作用。其表现是使汞离子所产生的微核率明显下降。因而为扩大PSS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使用安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洋底栖甲藻研究——国际有害藻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凌风  李少菁 《海洋科学》2000,24(11):13-16
海洋底栖甲藻 (MarineBenthicDinoflagellate)是指生活于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 ,以及大型海藻和悬浮颗粒物质表面的一个重要的甲藻生态类群 ,广布于世界各地 ,包括极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海洋底栖甲藻具有不同于浮游甲藻的特殊的生态属性 ,对海滨环境净化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不少种类具有毒素 ,既是引起人类中毒事件的根源之一 ,又是极有开发前景的海洋药物资源[6]。因而 ,科学家们对海洋底栖甲藻研究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重视。目前 ,该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有害藻类水华 (H…  相似文献   
17.
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粉尘对机体的毒性强度,而粉尘毒性的检测分析则是确定其毒性强度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不但为研究粉尘的危险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而且也为认识和评价粉尘的毒性开阔了视野并展现了良好的前景,近些年来药理,毒性,生物环境及劳动卫生等领域内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人们正从粉尘一纤维化(尘肺)这样的模式中走出来,向粉尘-毒性(对机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迈进,许多年来劳动卫生工作者一直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对成千上万种生产性粉尘如何评价其毒性并对危害程度做出分级,而这一点对于控制粉尘的职业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具有高毒性、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及长距离迁移性等特性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1].它可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进行广泛传播,甚至能经母乳传递给婴儿[2].无论是在空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还是在南极、北极都发现了POPs的存在[3].大量研究表明POPs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4],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例如:POPs对人的脑[5]、听力[6],免疫[7]、生殖[8]、神经[9]等系统均有损害作用,POPs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