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建立了碱性模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多金属矿石中微量铋的分析方法,对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选择,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经国家标准物质分析,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精密度(RSD,n=12)为2.97%,回收率为95%~104%。  相似文献   
52.
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砷锑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化探样品中砷、锑、铋的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方法实验及讨论,确立了较合理的测试条件,准确度及检出限大大改进;通过加入硫脲、抗坏血酸固体粉末,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稀释倍数,提高了灵敏度;通过实验,砷、锑、铋的负高压/灯电流分别选取280 V/40 mA、280 V/60 mA、280 V/60 mA。方法操作快速、高效、准确,并大大降低了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5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汞硒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赵斌  陈志兵  董丽 《岩矿测试》2010,29(3):319-321
植物样品经硝酸-高氯酸一次湿法消解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汞、硒、砷。测定时加入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可有效消除泡沫,降低记忆效应,提高精密度。方法精密度(RSD,n=12)为汞2.96%,硒0.96%,砷2.49%。经加标回收试验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54.
李亚男  王秀琴 《铀矿地质》1995,11(5):306-313
本文采用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连续测定砷、锑、铋。在稀盐酸介质中,试样溶液中以不同氧化态存在的待测元素被硫脲、碘化钾、抗坏血酸混合还原抑制剂溶液在线还原为易生成氢化物的形式,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氢化物,经我们自制的带雾化器的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原子化器。方法稳定灵敏,再现性好,一次溶样可直接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砷、锑、铋3种元素。用本方法测定地质标样结果吻合很好,其检出限(3σ)分别为8.84,6.91,12.29×10 ̄(-8)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55.
我国原子荧光光谱的发展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烨 《地质实验室》1994,10(4):221-225
评述了最近六年来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发展,收录文献130篇。  相似文献   
56.
铋的预分离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素原  边归国 《岩矿测试》1993,12(3):228-233
文章就近年来各种预分离富集Bi方法的某些进展作了概述,内容包括氢化物发生法、共沉淀法、萃取法、色谱法和浮选法,收集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57.
论氢化物是成矿的重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氢与化学元素起源的相关性,一些类地行星大气含氢及氢化物,单质及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和理化性质的讨论,结合现代火山、温泉气体组成,矿物岩石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认为在地球深部高压富氢强还原性环境,含有单质及合金氢化物。这些氢化物较对应的单质、合金的熔点、沸点低许多,具有高扩散性、高化学活性、易碎性,可形成具个性差异的氢化物气体、液体和纳米固体氢化物粒子,并能在多次地质事件中反复迁移,直至地球浅部。由于压力、温度骤降,氧逸度剧增,酸碱度发生变化,上述氢化物分解、水解、氧化、硫化沉淀富集形成各种矿床。  相似文献   
58.
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形成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钛的迁移形式和条件的研讨,结合苏北地区的地质背景、有关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榴辉岩中有关矿物的化学成分、金红石的赋存状态、含金红石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等情况,认为该类金红石矿床的形成机制可描述为:华北、扬子两大板块碰撞、俯冲,将苏北地区地壳浅部的基性岩等带入上地幔的高温、高压、强还原富氢环境,岩石中部分钛呈氢化物活化。此后,由于地壳运动,榴辉岩折返、抬升,地幔深部的钛氢化物与岩石中活化的钛氢化物随榴辉岩一同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氧逸度大增,压力、温度大降,还原性气体逃逸、氧化,逐渐演化为相对氧化性的环境,钛氢化物被氧化成金红石、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9.
详细考察了用氢化物发生-光导比色法在野外实验条件下测定Sb的各种条件及影响因素,制定了适合野外的氢化物发生-光导比色快速测定锑的方法。样品经王水封闭溶解后,在掩蔽剂存在下,用自制的硼氢化钾片使经预还原的Sb生成氢化物逸出,将吸收液中的Fe(Ⅲ)还原为Fe(Ⅱ)与邻菲口罗啉显色,用自行开发、研制的光导分光光度(比色)计进行比色测定。方法的检出限(3s)为0.18μg/g,加标回收率为96.0%~98.0%,11次测定的精密度(RSD)小于8.2%。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60.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提出了HNO3和HClO4分解样品,浓HCl为还原剂,Fe^3+为减缓剂,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化化样品中Te的方法,检出限为0.035μg/g。分析土壤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其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