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3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惯性技术与GPS组合可以动态而且几乎连续的同时测定重线偏差和重力异常,测得的垂线偏差沿测线方向积分又可以给出相对大地水准面起伏、再与GPS大地高比较又可得到正高高差。本文对这种方法的数字模型,精度与分辨率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2.
一、概况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曾将地球科学的主要任务深刻而形象地概括为:资源、灾害、环境及认识地球.地幔对流的研究不仅在“认识地球”方面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而且在本质上与前三项有密切联系.例如,它为了解若干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成因等)提供物理背景与理论基础.因而可望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目前阶段,就地幔对流  相似文献   
73.
本文在分析了水准动态网的特点后,将水准动态网现有的优化设计方法-“高程精度”法、“运动参数精度”法和“灵敏度”法扩展到“运动参数可区分度”法,并导出了有关公式,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74.
75.
GPS水准移动曲面法功能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要分析了GPS水准拟合几种主要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移动曲面法和顾及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改进移动曲面法的特殊优点,指出了GPS水准拟合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6.
结合我国重力和地形资料及国内外较优的重力场模型,研制了适合我国重力场特征的360阶重力场模型WDM94,建立了中国新一代包括全部陆海国土的dm级(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建立了中国以GPS/水准为基础的高程异常控制网,利用海洋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我国海洋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我国陆地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研制厦我国陆海(似)大地水准面的拼接;研制了江苏省、海南省、深圳市、大连市、南京市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cm级精度的省市地区(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结合GPS技术和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研制了GPS测图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相似文献   
77.
本文提出了县级基础高程控制网中三等水准的设计规格及主要技术要求,以期获得全省范围内国家水准点与地方水准点的精度衔接,以及满足《城市测量规范》对高程控制的等级划分及相应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8.
庄耘  黄琰 《河南测绘》2006,(3):31-32
一、水准基点的选定和埋设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通过观测建筑物上各沉降标志点相对于基点的高程变化值,研究建筑物沉降变化,提供设计和施工中的测量技术依据。因此要求基点一定要设置在稳定可靠的位置,点位应埋在远离地基大于2倍基坑深的地势高、土质坚的地下和旧建筑物的墙基上,标志埋设牢同可靠,不易碰胝和震动之处。点数不得少于3个,以便通过观测比较高差变化,发现不稳定点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79.
两种GPS水准综合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GPS水准拟合中的加权综合模型和混合拟合模型,通过某测区的GPS水准数据对该两种综合模型和几种单一模型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模型逼近高程异常的精度和可靠性均高于单一模型,并且混合拟合模型比加权综合模型理论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0.
在测量平差计算中,相当多的计算工作是矩阵转置、求逆、相乘等,人工解算容易出错,且现有各种平差软件一般均为过程隐含式的,不利于测量初学者掌握测量平差原理。探讨利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的内置函数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处理测量平差计算的方法,并以水准网条件平差的解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