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陈海霞 《地理教学》2012,(23):39-40
我家住在黄土高原,当我引领着学生学习"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时候,我们倍感亲切——教科书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片都描述和呈现着我们身边的地理,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问答、交流、探讨等方  相似文献   
52.
长江上游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简介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介绍了“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3.
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图是综合表示滇东北山区各个坡耕地单元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专题地图。该图表示的基本内容是坡耕地类型、土壤类型、坡度级别、侵蚀强度、可持续利用程度、合理利用方向与措施。以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编制了该图。该图的编制为治理本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严重的全域性洪水灾害。这次洪水灾害除了由于今年全流域普降大水的自然原田外.还有一个人为因素:植被破坏导致的严重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5.
用定量遥感方法监测UNDP试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重点叙述了它在小流域治理试区的应用作业和应用结果,并讨论了它的适应性、准确性、实用性和应用前景等。该法的监测模型可与美国近年刊出的RUSLE相媲美,且其因子算式算法系由我国实测资料所建,故更适合我国水土流失实际的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遥感和GIS数据的微机处理。其应用结果,不仅有比常规调查法和定性遥感法更准确实用的流失总量、各级面积的统计数据和流失现状图,而且还有流失治理规划的防治强度预报图。在UNDP试区应用表明,该法所建立的系统,也可对小流域(大于7km2)每年实施监测,以获水土流失变化动态的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56.
吉林省中东部的地质灾害及遥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动态、快速、多时相等优势。应用该技术进行大面积地质灾害调查,可达到及时、详细、准确且经济之目的。 吉林省中东部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历史久、危害大等特点,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业等经济建设有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7.
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提出“水土流失带”的概念,及其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分布,剖析了它的空间结构,物质组成结构,指出其域界范围,宽度、“环状”;分布,垂直结构特征及物质组成结构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58.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下植被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已对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气象作为一门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利用其现有的气象监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9.
邓庆明 《地下水》2020,(1):211-212
根据相关资料和3级区划标准将辽宁省水土流失典型治理区划分不同的类型。通过分析水源涵养减灾区、土壤保持区、人居环境维护农田防护区,以及丘陵保土拦沙区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估算水土流失治理单位面积成本。以期为水土保持治理规模与投资成本的合理确定,以及生态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土体改性技术.该技术当前主要适用于渗透性较好的砂土,普遍使用两相处理方法,即菌液和胶结液分开施用.然而,对于渗透性相对较差的黏性土,传统的两相处理方法难以适用.为此,引入新的单相胶结方法,即菌液和胶结液混合施用,通过调节溶液的初始pH值为细菌水解作用提供窗口期,避免微生物絮凝阻塞孔隙,使混合液均匀分布于土体一定深度范围内,从而达到显著提升胶结效果的目的.利用喷洒法将混合液喷洒至土体表层进行MICP处理,处理完成后使用超微型贯入仪SMP-1测试土体表层不同深度处的结构强度,分析土体力学特性的空间差异,对土体的胶结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此外,探究了胶结液浓度(0.2M、0.5M和1.0M)及胶结方法(调节pH与否)对于土体结构强度及MICP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相MICP技术对黏性土进行改性,能够显著提高其结构强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不高于1.0 M的胶结液浓度范围内,黏性土的胶结效果随着胶结液浓度增加而提升;相比较而言,调节pH的单相胶结方法对于提升土体胶结的深度和均匀性有明显积极作用.新型单相MICP技术简单易行,能够节约成本,在黏性土表层加固方面具有潜在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