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滨海池塘咸水Na+/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盐碱地池塘的对虾养殖,利用池塘陆基围隔系统研究了滨海盐碱地缺K 池塘咸水Na /K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a /K 为40(mmol/mmol)时,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最高,增重率最大,食物转化效率最高。本文还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对虾养殖生产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2.
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九九九年至二000年,我们分别在威海张村水产总公司养虾三场和崮山镇对虾养殖场进行了三疣梭子蟹池塘沉箱式单养试验,试验选择甲幅达4cm的暂养苗进行分隔式养殖,避免了蟹间的相互残杀,平均成活率达85.4%,养成平均体重303.5g,平均亩产商品蟹318.8kg,平均亩利税7229.42元。  相似文献   
93.
近几年虽然海参养殖规模扩大迅速,但海参池塘养殖的产量不高,且不稳定,为此,本文通过对海参养殖池塘改进,投放适宜海参生长的附着基,及时补充优质的饵料,定期清理池底,确保池水交换充分和丰富溶氧,在保证海参密度的基础上提高参苗规格等技术措施入手,充分发挥池塘养殖潜能,确保海参池塘养殖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4.
金色池塘     
陈开宇 《地球》2009,(4):78-78
作者采用自创的特种油画技珐,以手为笔.以油为墨,将西方油画材料与中国画技法相融合,表现晨曦下池塘安详恬静的和谐气息。此画已被苏州博物馆收藏。作者现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博物馆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协会员。  相似文献   
95.
一种池塘陆基实验围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幔),将其包围并固定在支架上。因围隔内受风力影响较小,为了模拟池塘水的混合状况,围隔中设1台90W的微型电动搅水机。4年(1994~1997)的使用结果表明围隔效果良好,其中的生态系发育与运行正常,放养的养殖生物生长良好。专门的观测证明空白围隔与设置围隔的空白池塘理化条件的数值和变动都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证明,此种围隔完全可以替代池塘用于养殖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而方便的科学研究设施。  相似文献   
96.
探究引起银鲫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形质差异原因及形质饰变途径和机制,进而揭示养殖模式致其改变生存对策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银鲫养殖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选取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2)下经7个月养殖的异育银鲫夏花苗种各70尾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系统开展了两种池养模式下异育银鲫形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池养期间两实验群体的生长速度总体上呈M2>M1,在21项生物学表型性状中,M2实验群体显著大于M1实验群体的为L1 (体长)、L4 (头宽)、L11 (肛后体长)和NM (净体质量)(P<0.05);(2)所涉20项形质评价性状中, M1、M2实验群体间具显著差异(P<0.05)的高达16项,聚类分析也指示两者间的欧式距离已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M1、M2实验群体已在形质特征上出现显著分化;(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  相似文献   
97.
在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崇明试验基地池塘养殖中发现 ,中华绒螯蟹辽河种群性早熟个体最初捕捉日期为 8月 15日 ,而长江种群为 8月 2 0日 ,二者相差 5d .此后性早熟个体的捕捉数量逐渐上升 ,10月份达高峰期 ,11月份显著下降 .在性早熟蟹群体中 ,辽河种群的性腺发育略领先于长江种群 ,而体重显著低于长江种群 (P <0 .0 1) ;雌、雄性早熟蟹不存在显著的体重差异 ,但雌性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雄性个体数量 .  相似文献   
98.
陈文君  段伟利  贺斌  陈雯 《湖泊科学》2017,29(4):836-847
池塘、河渠、水库是乡村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基于WASP模型,综合运用现场调查、GIS空间分析、污染负荷估算等方法,构建茅山地区李塔陈庄乡村流域的水质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主要水质指标的污染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TN全年在不同水体中达到劣Ⅴ类的比例在52%~100%,而池塘、河渠的污染程度较为接近.夏、冬季,超过TP劣Ⅴ类限值的河渠占2%~6%,池塘占8%~14%,而流域中部乡村周边的池塘明显更为严重.负荷输入是模型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细化种植模式能够提高总体模拟效果,而禽畜散养与农村生活造成的污染则分别对池塘、河渠的水质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建立了乡村流域多种水体在面源污染影响下的水质联系,能够为乡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
针对沿海盐田低位池塘的对虾养殖暴发性病毒病问题,迄今未解决而陷入困境的现状,作者利用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病围栏封闭预防技术”成果,并综合利用了加强水质管理、优化池塘生态条件及合理投喂等防病和丰产技术,在规格0.33hm^2/口、平均水深1.5m的14口池塘,4.67hm^2总水面,进行了凡纳滨时虾(Litopenaeus vannamei)健康养殖的试验。经过100余天的养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对虾平均体长9.1~12.6cm,平均成活率73.0%,平均产量7005kg/hm^2,防病成功率88.0%。  相似文献   
100.
池塘养殖是农业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在水网密布、渔业发达的太湖流域,控制池塘养殖过程中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排放,对于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恢复水质健康、维持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采样、入户调查、遥感解译等多种手段,结合GIS软件技术,对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42015年太湖流域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可溶性磷、COD Cr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1×10^6、1.1×10^6、1.7×10^6、1.3×10^5、1.1×10^5和8.0×10^7 kg.其中鱼类池塘养殖排放系数分别为69.5、12.4、20.1、1.6、1.3和919.8 kg/hm 2;虾类池塘排放系数分别为3.0、0.5、0.9、0.07、0.06和39.3 kg/hm^2;蟹类池塘排放系数分别为6.4、1.2、1.9、0.2、0.1和84.9 kg/hm^2.太湖流域池塘养殖各类污染物排放分布特征为位于太湖西北部、南部和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池塘养殖污染物排放较高,位于太湖东部和太湖西南部的池塘养殖污染物排放较低.池塘养殖业发达、饲料肥料投入高、养殖密度大等是造成该流域池塘养殖污染物排放较高的主要原因.针对太湖流域池塘养殖减排治理,建议推行合理的池塘污染治理管理政策与策略,综合考虑饲料利用率与投放量、养殖面积、养殖密度、养殖生物生态混养,以及一些科学养殖管理措施和净化养殖废水的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