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498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Preissmann隐式格式在分汊和环状河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正雄  蒋艳 《水科学进展》2001,12(4):485-490
环状河道在平原地区水系中非常常见,分汊河道也较常见,对这两种河道基于Preissmann格式的水流计算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后,用追赶法对各河道进行演算,由水量平衡原理对各结点进行计算,就可求得河道各断面的水流情况。用长江下游江阴至青龙港及杨林段河道的实例进行计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73.
74.
黄河下游的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学良  陈金荣 《地理学报》1992,47(3):193-207
本文探讨了黄河一般特性的综合关系,讨论了河道演变中均衡与非均衡的问题、滩槽冲淤的利与害和主与从的问题,同时讨论了河道冲淤演变特性、与水沙条件的关系、河槽淤积率和淤积比等。  相似文献   
75.
弹性填料处理河道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性填料曝气生物膜法对污染的河道水体进行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m/h的流速、水温为16℃~18℃、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采用弹性填料的生物膜处理系统运转正常,不易发生堵塞或系统短流,系统此时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h左右,污水中的COD和NH3-N去除率稳定,其均值分别为49.4%和19.1%。  相似文献   
76.
入湖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对水流流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河流中开辟生化反应区、直接布设仿生填料净化河流微污染水体可以达到改善入湖水质、减少投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但在河道内直接布设填料势必会对河流的水动力条件及其河流原有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填料给水流带来的阻力、流速及糙率变化等方面进行河道内直接布设生物填料对河流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河道流速不大(属于缓流水体),9根/m2的填料布设密度对水流的扰动作用程度不高,填料段的糙率仅为无填料段糙率的1.08倍,不会对河道的泄水能力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7.
通过钻井、测井资料分析,建立了台兴油田下第三系阜宁组(Ef3)下亚段测井相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研究了台兴油田的沉积微相类型及主要含油气单元———各砂体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Ef3下亚段主要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漫滩、河口砂坝以及席状砂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78.
顾圣亮 《江苏地质》2006,30(3):236-239
介绍了砖瓦企业利用河道疏浚淤泥替代粘土的新思路。通过取样分析和对比研究,证实这是一条值得推广应用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临清坳陷某区块缺少岩心、薄片、录井及常规测井资料。为了研究其目的层山西组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导非常规天然气的高效开发。通过利用较少的录井岩性统计资料,结合地震物探方法,分析地震剖面特征、优选地震均方根振幅及相对波阻抗属性,确定该区目的层沉积相。通过上述地震属性研究的物探方法,确定山西组储层为河控浅水三角洲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及局限台地沉积微相。其中三角洲相是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流河道是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来沙量持续减少,河道面临长距离、长历时的冲淤调整,河道蓄泄关系发生变化,对防洪造成影响。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及其蓄泄能力变化预测成果的基础上,对比计算了现状和未来河道蓄泄能力条件下,遇1954年洪水,长江上游水库防洪调度和中下游地区超额洪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未来随着长江中下游河道进一步冲刷,河道槽蓄容积增加,相同防洪控制水位下的河道安全泄量增大,三峡水库在进行防洪调度时可下泄流量增大,总拦蓄洪量减小,长江中下游地区总超额洪量减小,但超额洪量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