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3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408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2017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70篇
自然地理   90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针对无人机影像分辨率高、数据量大导致稀疏重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少影像匹配对数量、提高外点剔除效率的算法。首先利用无人机飞控数据、相机安装角计算影像的粗略POS(positioning andorientation system)信息;然后基于拓扑连接分析设计了最大生成树算法(maximum spanning tree expansion,MST-Expansion),最大程度地降低影像配对数;考虑到初始匹配的高外点率,设计了分层运动一致性约束(hierarchical motion consistency constraint,HMCC)算法,提高几何验证算法的效率。4组不同倾斜设备采集的无人机影像的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案能够在保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无人机倾斜影像高效和稳健的稀疏重建。  相似文献   
212.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是国家绿水青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查明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岩土样采集测试等方法,调查了全省所有在建、生产、废弃、政策性关闭的矿山,分析了土地资源压占与损毁、地形地貌景观改变、含水层结构破坏、地质灾害、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建立了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进而...  相似文献   
213.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数百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成绩显著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  相似文献   
214.
张晓红 《地下水》2022,(3):134-135
采用无人机分层测绘技术,对城市河道及其周边水环境现状进行测绘,通过识别存在的问题确定需要治理的具体区域。实践表明,通过分层和类别划分,该技术能够突出测绘的重点以及精准识别水污染情况,应用UAS master软件综合处理单次测绘数据能够获取最终成果,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管理中无人机分层测绘技术具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5.
洮河流域是黄河的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源区。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造成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防洪形式严峻,水电站无序发展,流域综合管理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了构建坚强的生态保护体系、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智慧水利管理体系和讲好洮河故事等任务,提出了将洮河流域纳入国家级生态补偿区、增加流域生态保护经费和建立甘肃省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6.
冯菊霞 《地下水》2022,(3):298-300
以陕西铜川的小河沟为研究区域,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对以往实施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清洁小流域为治理目标提出具体治理思路。认为:小河沟流域的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风蚀微弱,主要由自然流失和人为因素引起。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仍然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影响小河沟流域内生态环境。可按照清洁小流域治理思路,将小河沟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功能区,核定具体面积及边界,形成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17.
姚琳 《地下水》2022,(5):254-256
以位于陕西咸阳的西郊水库水土示范园工程项目区为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远期水土保持示范园工程建设及治理思路。结果表明:(1)研究区自然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由于水库的调蓄特点,夏灌和冬灌期水位变幅大,库岸易发生坍塌引起水土流失,经计算确定研究区侵蚀强度为中度,侵蚀模数3 252 t/km2·a,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1 006.49 t。人为水土流失主要为库区不合理耕作、垃圾胡乱堆放与汛期降雨集中引起的水土流失及村镇毁林毁草造成的植被退化;(2)水土流失引起的危害主要有:加速水库淤积,影响水库蓄水能力和洪水调蓄功能发挥、侵占库区周边农田及村庄、对耕地和村镇安全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对区域小气候环境造成影响;(3)针对存在的有限面积治理,未达到最佳治理效果问题,后期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治理思路应为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结合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对典型水土流失区域高标准集中治理和加强后期管护。研究结论为周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8.
在收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分布,从众多常用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评价指标中,选取普适性较强的地质灾害治理效果、水环境恢复效果、景观植被恢复效果、管护措施这4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子,从而验证上述普适性较强的评价因子可以较好的反映治理恢复效果。根据评价因子的重要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法进行计算,对恢复治理效果评估方法进行改进量化,综合判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某煤矿为例,采用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评估方法通过验证,可以为同类型矿山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19.
刊中报     
第38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确定--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大兴安岭局全力打造“五型”机关,兰西局积极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大兴安岭加大土地整理和地质环境治理力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20.
通过对湖南娄底地区测水煤系上覆石膏类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探讨矿山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影响、水土环境影响、废石堆放影响、岩溶塌陷、矿坑突水、突泥等,提出相应的治理与保护措施;旨在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