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包兰线中甘段麦草沙障固沙区沙结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兰铁路中卫至甘塘段麦草沙障与植物固沙结合治理区的沙地地表结皮起到稳定沙面, 减弱风沙流作用。本文对沙结皮形成条件, 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2.
乌石凹陷东区主要储层流二段、流三段分别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储层物性包括高渗、中渗及低渗,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采用常规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与镜质体反射率、全岩/黏土X线衍射等方法,分析储层特征,根据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探讨流二段、流三段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及分选性差异是流三段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较远源区分选性好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有利储层;沉积相带及压实作用是流二段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北部弱压实区为最有利储层,其次为中部的中等压实区,第三为南部的近强压实区.该结果为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整体评价与目标优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3.
对2008年5—11月采集的广东流沙湾海域白腹小沙丁鱼(Sardinellaclupeoides)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分析比较了5个不同体长组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其营养级.结果表明,流沙湾白腹小沙丁鱼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一17.61%。一15.99%。,平均值为一16.59‰,与浮游动物的δ^13C均值(一17.27%0)较为相近.其6”N值变化范围为12.73%。~15.26%0,平均值为14.03%0,比浮游动物的6”N均值(10.56%0)高出3.47%0.5个体长组的8¨c、8”N平均值没有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由δ15N值推算出广东流沙湾海域白腹小沙丁鱼的营养级范围为2.24~3.25,平均值为2.76,符合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的食性.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镜煤等多种实验手段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做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三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少量长石石英砂岩,粒级分选中等偏差.砂岩的成岩强度均已达到中成岩阶段A期.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减少原生粒间孔隙,溶蚀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生溶孔,改善储集层物性.  相似文献   
26.
《地理教学》2013,(24):60-60
【活动目的和意义】为全国各地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的师生提供地理教育研究成果展示和地理教育思想交流的平台;推动地理教育研究的转型和地理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促进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加强杂志对外宣传,加强编者、作者、读者的交流,增进作者对刊物编辑工作的了解,培育杂志核心作者队伍,促进杂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等资料并结合物性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三段储层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强烈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对储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早期碳酸盐胶结、自生高岭石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破裂作用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成岩作用的强度及特殊成岩矿物,划分了五类成岩相。其中,弱压实弱胶结相物性最好,中等压实中等溶蚀相、强压实中强溶蚀相物性次之,压实充填相和碳酸盐致密胶结相物性最差。通过成岩相的测井响应分析,识别了单井-剖面-平面的成岩相。预测研究区东部辫状河三角洲浅埋藏储层、西北部扇三角洲和西南部扇三角洲的水下分流河道中厚层砂砾岩体储层为甜点发育区。  相似文献   
28.
陈晨  张莹  焦翠兰 《地球》2012,(4):92-96
流沙还是流言通过诸多电影和纪录片,流沙成为人们对可可西里特殊地貌的印象要素。但是,流沙到底在可可西里是否存在?又能否嗜人呢?按照一般描述,流沙是大自然所设计出的最巧妙机关,它可能藏在河滨海岸甚至邻家后院,静静地等待人们靠近,让人进退两难。在公元1692年时,牙买加的罗伊尔港口就曾发生过因地震导致土壤液化而形  相似文献   
29.
北部湾盆地是南海北部最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其中乌石凹陷东区流三段是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该地层受控于复杂断裂体系,因此,其沉积模式及沉积微相展布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通过岩心-钻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深入分析了该区断层活动性及其空间展布、沉积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等,继而探讨了构造-沉积相互制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三段沉积时期该区为非典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物源来自于企西隆起,总体表现为近物源、分选差、相变快、断块分隔性较强的牵引流沉积特征,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沉积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受控于流三段沉积时期发育的6条NE向、EW向正断裂,断裂活动强度差异控制了该区沟谷相间的古地貌特征、物源水系的分布及物源推进距离,导致浅水三角洲内各分支水道差异性明显;其中乌石F3、F4两条断裂控制的断沟地势平缓,水下分流河道推进较远,是该区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0.
袁晓蔷  姚光庆  姜平  陆江 《地球科学》2017,42(11):2040-2054
乌石凹陷是北部湾盆地继涠西南凹陷之后又一极具潜力的产能接替区,探讨其物源供给对掌握砂体展布规律及源-汇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震资料、新钻井资料、岩心、测试分析等,试图从地震反射特征、岩矿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水动力特征等方面探讨乌石凹陷无露头、无源-汇组分对比条件下沉积源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乌石凹陷东洼流沙港组不同构造部位岩石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源自企西隆起的北部WS17-2和中部WS16-1井区长石含量相对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差,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源自流沙凸起的南部WS22-7和WS22-9井区岩屑含量高,结构成熟度差-中等,以岩屑砂岩为主;(2)北部和中部井区电气石、赤褐铁矿含量高、石榴子石含量低,南部井区赤褐铁矿、石榴石、锆石含量高,电气石含量低,反映该区域受到不同性质母岩碎屑影响;(3)水动力特征方面,北部井区与南部井区具有相似的最大碎屑粒径(-2~-1Φ)和最大悬浮粒径(2~3Φ),跳跃组分低含量呈低斜度,显示近源杂乱沉积特征;中部WS16-1井区最大碎屑粒径0~1Φ,最大悬浮粒径3.6~4.0Φ,跳跃组分呈高含量高斜度,显示较好分选的远离物源沉积特征;(4)研究区砂岩分选磨圆差,塑性岩屑颗粒与基质含量较高,体现了小型凹陷的沉积充填特征.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物源是小型裂陷盆地近源快速供给的典型代表,储层抗机械压实强度低,储层物性主要受机械压实与粘土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