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954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洞庭湖区的区域环境水文地质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涂继武 《湖南地质》2001,20(3):203-206
据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分析,洞庭湖区域浅层地下水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非污染4个等级。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血吸虫防治和居民生活所造成的人为污染,应重点从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改革工业结构,健全环保法规等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82.
针对工区地层特点和工程技术要求,以及现场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的原因分析,选择了泥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技术对策,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对存的缺陷提供了解决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83.
84.
吴耀国  董悦安 《地下水》1996,18(3):128-130
在总结已有衡水地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环境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其环境效应进行再认识,从而得出:该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利于盐碱地的改良、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大气降水的可利用率等环境正效应。同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浅层地下水的适宜的过量开采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85.
降雨对浅层水流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室人工降雨水槽试验,研究了降雨影响下浅层水流的阻力规律。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了降雨对浅层水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伪层流"的概念,建立了不同流区的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的估算式。研究成果可用于坡面流计算及土壤侵蚀模拟等方面。  相似文献   
86.
目前,“可再生能源”这个词已进入技术发展的阶段。我们目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由于太阳光照射1小时的能量即可满足我们一年的能源需要,今后的能源利用必定要考虑太阳能。利用地球内部的热量梯度即地热能在今后亦是诱人的。原子能尤其是聚变能的潜力极大,但尚没有迹象表明,人类非得将精力消耗在利用裂变能上不可,尽管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浅层土体中波速特征及纵横波联合探测的方法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锤击震源及板状震源的特性;较详细地论述了浅层土体中纵横波速度随含水量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西北干旱浅层地下水效果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地下水是一种新的应用领域,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能直接进行地下水勘查的技术.我所自一九九九年引进法国Numis仪器以来,先后在陕西黄土区、宁南黄土区等地开展寻找不同类型浅层地下水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野外成果.本文是在分析总结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如强干扰背景下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同一测点"8”字型与"正方形”发射线框二者勘查结果比较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9.
本文针对长江三角洲某地区3个城市(C市、W市、S市)浅层地下水的单环芳烃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区水样分析数据,总结出该地区单环芳烃的污染特点和分布特征,然后从研究区污染源分布、单环芳烃的挥发性、研究区降水以及包气带的防护性能等角度探讨了浅层地下水单环芳烃污染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单环芳烃污染呈点状分布,污染范围不大;浅层地下水单环芳烃污染相对较轻而地表水污染严重。浅层地下水单环芳烃污染特征与研究区工业企业分布、单环芳烃的挥发特性、降水以及研究区包气带防污性能密切相关。浅层地下水单环芳烃污染和工业企业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有机污染物高浓度的检出点均分布在污染工厂附近,无明显污染源的地段,其浅层地下水水样无有机污染物检出;各检测单环芳烃组分的亨利常数均大于1.01×102Pa·m3·mol-1,所以挥发作用是其主要迁移机理,苯的柱试验表明,苯溶液浓度从1079.0μg/L降低至6.9μg/L仅需26天;研究区包气带为河湖三角洲沉积相的淤泥质粘土,粘粒含量大,粘土矿物含量也很高,富含有机质,其含量大都在1.0%以上,此类土壤具有高的吸附能力,阻滞了污染物向浅层地下水迁移;降雨时浅层地下水中单环芳烃检出率和检出浓度都较高。4种因素综合,使得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单环芳烃呈现污染程度轻、分布零散、污染分布范围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段金平 《城市地质》2007,2(1):51-51
(本刊讯段金平)1月29—30日,由国土资源部主办,中国地调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和北京市地勘局共同承办的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国土、地勘、行业协会等单位4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考察了由北京地勘局设计施工的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热泵工程、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热泵工程、昌平北七家地埋管换热系统型地源热泵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