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483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1355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112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81.
黄淮海流域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军  任国玉 《水科学进展》2005,16(5):666-672
利用研究区1956-2000年117个气象台站的小型蒸发皿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淮海流域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本区蒸发量减少十分显著,其变化速率一般在-50 mm/10a,平原地区最大变化速率达到-80mm/10a以上。蒸发量下降最明显的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中春季减少最大区域主要在海河流域的东南部和黄河下游,而夏季的减少主要在淮河流域。造成蒸发量减少的直接气候原因可能是日照时数及太阳辐射的减少,平均风速和气温日较差的降低可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南水北调供应链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用于南水北调运营管理的可行性,阐述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可以帕累托整体最优为管理目标.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的实际,定义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契约,构建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委托-代理契约关系模型,提出并定义了南水北调供应链中“信息变换效应”的概念,初步分析信息变换效应的存在、量化和控制.论文表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复杂大系统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层面上具有开拓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3.
杨晓英 《地图》2000,(4):8-10
一、河网密度的意义地表江河水系的空间分布随着自然条件和河系类型的不同而呈现疏密的差异。单位面积中河流长度的大小是衡量河网密度的指标 ,称为河网密度系数 ,简称为河网密度 ,其计算公式为     v =LP (1 )式中 :L为流域内全部河流 (含沟渠 )总长度 ;P为流域面积。河网密度受到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水利建设等的影响和制约 ,它是地图编制中确定河流选取指标的一项基本依据 ,是拟订各种建设规划 ,研究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景所需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二、按江河流域划分制图单元专题地图中用分级统计图法表示河网…  相似文献   
984.
在对青藏高原冬季异常积雪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用 3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的旱涝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 ,计算了高原积雪日数和深度资料与长江中下游 6~ 8月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旱涝呈正相关关系 ,最大正相关区主要位于江南北部。通过对冬季北半球 50 0 h Pa高度场、OLR、SSTA资料的合成分析以及对夏季风指数的联系揭示表明 ,高原多雪和少雪所反映出的环流特征显著不同。讨论了异常积雪 -大气 -海洋 -雨带相互之间的可能联系 ,给出了一个初步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相联系的长江中下游旱涝物理过程概念模型 ,进而为短期气候监测、预测提供参数线索。  相似文献   
985.
松花江、嫩江流域降水异常对水位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人海  李帅  王明洁 《气象》2000,26(10):29-34
利用松花法、嫩江流域的气象和水文资料,讨论了该流域降水对水位变化的影响。结论指出,松花江、嫩江流域汛期一变化与流域内的降水有密切的关系。1998年夏季特大洪水主要是由嫩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引起的,逐日水位变化取决于上游水位和临近流域的降水情况。  相似文献   
986.
1998年夏季松花江、嫩江流域大暴雨的水汽输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永罡  白人海 《气象》2000,26(10):24-28
使用松花江、嫩江流域内 9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 1 998年 6~ 8月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的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造成 1 998年夏季中国东北地区松花江、嫩江流域出现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大暴雨过程时的水汽输送。分析结果认为 ,关键在于南部充沛的水汽向高纬度地区的经向输送。水汽的源地可以追朔到相当远 ,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部低纬热带地区和印度洋洋面。制约水汽输送的条件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低空偏南急流强弱等。  相似文献   
987.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降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长江流域 (102°E以东) 125个站的实测降水资料, 分析了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气候统计特征, 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 特别是和1931、1954年等特大洪水年份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结果表明,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强降水主要分为4个时段; 总降水量的分布成不对称的鞍型场; 上、中、下游地区异常频繁的、特别集中的强降水是造成长江持续高水位和特大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8.
根据兰江历年洪峰水位资料结合灾情分析,确定了兰江流域洪涝等级的划分标准;对兰江流域洪涝的发生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9.
利用雷达回波图像,结合常规天气图资料,对1998年8月10日发生在松嫩流域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论可供预报业务参考。  相似文献   
990.
孙俊英 《冰川冻土》2000,22(1):15-22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 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河流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中 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δ18O与温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说明δ18O是温度的可靠指标.在乌鲁 木齐河流域,局地性降水的增加影响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与温度的关系.在跃进桥站和大西沟站, 因局地性降水增加,所以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与温度的关系较乌鲁木齐站差.但在月平均以上时间 尺度上.跃进桥站和大西沟站δ18O与温度的关系反比乌鲁木齐站好.说明越往冰川区.δ18O对温度 反映越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