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61.
雅鲁藏布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发现及其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逸畴 《地理研究》1999,18(4):342-348
在中国人首次徒步穿越和全程考察世界最大峡谷过程中,发现了四大河床瀑布群。该回顾了大峡河床瀑布的历史记述,总结了新发现的四大瀑布群具有群体性、多变性和年青性和三大基本特点;分析了瀑布形成的原因,指出陀是在特定的构造和地形环境下,巨大的水动力作用选择和造就了河床差异的地貌=瀑布群的自然奇观。  相似文献   
62.
利用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记录到的瀑布沟水库及邻区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库区介质品质因子;并利用Moya方法计算了台站场地响应;在获得介质品质因子和台站场地响应的基础上联合反演计算了瀑布沟库区67次构造地震和208次爆破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同时讨论了它们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库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47.1*f0.92;各台站的场地响应随频率变化不大,场地响应均在1附近。  相似文献   
63.
以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瀑布沟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表;对库区地震活动性跟踪,发现库区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没有因水库蓄、放水而出现明显的变化,综合判定瀑布沟水库发生较大诱发地震的危险性不高。  相似文献   
64.
65.
许欣然 《地球》2020,(1):43-46
提到瀑布,映入你脑海的是什么画面?是庐山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意?还是壶口瀑布那"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的惊险?因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冰川运动而形成的断崖或陡坡;或者因流水对岩石的溯源侵蚀和溶蚀所造成河床产生的地势差,这些都能使河流产生垂直或近垂直下落的现象,称之为瀑布。  相似文献   
66.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运用当今地质实用理论,论述了黄河壶口瀑布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讨论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时代。得出了黄河壶口瀑布是一处弥足珍贵地质遗迹的结论。在壶口瀑布建立世界级或国家级地质公园,就能很好地发挥它的经济价值,使得黄河壶口瀑布这一地质遗迹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67.
德天瀑布     
何美龙 《地理教学》2012,(1):F0002-F0002,F0003
德天瀑布位于中国广西大新县和越南交界的边境线上,横跨中国、越南两个国家。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分成三级。落差达70多米。最大宽度200多米,年均流量是黄果树瀑布的5倍。  相似文献   
68.
长白山印象     
乔樵  霍焰 《国土资源》2002,(8):54-55
长白山脉逶迤千数公里,横亘在辽、吉、黑三省东部,从北东的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到辽东山地都称为长白山系。长白山脉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剧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新中国地质找矿工作首先从这里开始。我们所说  相似文献   
69.
贺州,桂东北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贺州市北面和南面紧邻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著名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区内清泉飞瀑,林木茂盛.据贺州市旅游开发人士介绍,在姑婆山林区附近的十八水瀑布群,是一处极具特色的景区,尤其在每年4、5月份之后的丰水季节,景色就更为迷人.  相似文献   
70.
郭军  马金凤  王爱学 《测绘工程》2016,25(11):50-53
从侧扫声纳原理出发,深入研究XTF格式的侧扫声纳数据结构,对其进行自动解码,提取各种统计参数及声纳回波强度信息,编程自动生成侧扫声纳瀑布图,实现侧扫声纳数据可视化。以南海某海域实测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为例,进行解码和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形成的侧扫声纳图像完全满足海洋地质调查需求,对识别海底微地形地貌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