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期在桂西四城岭地区寒武系中新发现三叶虫Chuangia sp、Skirakiella atilimbata及Rhaptagnostus sp.等,首次发现腕足类Lingulla ef.sanfangensis等及遗迹化石Chondritessp.等一批古生物化石,填补了桂西碎屑岩型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化石空白,并将该区寒武系首次划分为芙蓉统第九阶、第十阶。江南型晚寒武世半游泳、漂游、深水混合型斜坡至次深海生物群落的发现,指示该区为次深海盆地相环境,应为江南盆地的组成部分。这一发现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在地层的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及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高家山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元古代末期的高家山生物群 ,经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3个化石组合带 ,即 :以蠕形动物爬迹为代表的 Shaanxilithes- H elminthopsis组合带 ;以锥管虫类和瓶状化石为主 ,并见大量软躯体蠕形动物和宏观藻类的Conotubus- Gaojiashania- Protolagena组合带 ;以多种管状骨骼化石共生为特征 ,并伴生有杯 (钵 )状、分枝管状及球状化石等的 Sinotubulites- Cloudina组合带 ,代表了高家山生物群鼎盛时期的产物。进一步的研究揭示高家山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发现的最早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83.
王启飞  高琴琴等 《地层学杂志》2001,25(4):299-302,311
根据近年来对新疆库车前陆盆地及北部坳陷中生代主要储气层巴会基奇克组介形类、轮藻和孢粉化石的研究,认为该组主体的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中期。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叶赫组的层序、环境类型、生物群特征及外延后认为,叶赫组在大黑山东南侧、伊通-舒兰地堑及其周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基本上是泉头组之后至嫩江组之间的同期异相沉积。  相似文献   
85.
河套盆地第三系及其生物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套盆地第三系及其生物群傅智雁,袁效奇,耿国仓(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庆阳,745101)河套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黄河河套地区,第三系发育较全。在进行石油地质综合勘探期间,随钻分析抱粉、介形类和轮藻岩样共计1300余块,获得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86.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隆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87.
再论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晚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产状平缓,主要为一套产有丰富动、植物化石的凝灰质泥岩和粉砂岩,并夹有数层火山岩。从区域上来看,在西台子一带主要为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鱼类Lycoptera davidi,Peipiaosteus pani,Yanosteus longidorsalis,Protopsephurus liui和鸟类Confuciusornis anctus;但在道虎沟—小西沟一带主要为中—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道虎沟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蝾螈Jeholotriton paradoxus和Chunerpeton tianyiensis,翼龙Jeholopterus ningchengensis和Pterorhynchus wellnhoferi,手盗龙类Scansorio pteryxheilmanni和(?)Pedopenna daohugouensis[本文对Xu等(2005)描述的道虎沟足羽龙(Pedopennad aohugouensis)的原始产地存有疑义],昆虫Mesobaetis sibirica,Mesoneta antiqua,Rhipidoblattina(Canaliblatta)hebeiensis,Brunneus haifanggouensis,Palaeontinodes haifanggouensis等,叶肢介Euestheria zilu jingensis,E.haifanggouensis,E.jingyuanensis和E.1uanpingensis,植物Cladophleln's(Osmunda?)sp.,Anomozamites angulatus,A.(Trymia?)sp.,Cycadolepissp.,Gmkgotes sp.,Pityospermus sp.,Pityocladus sp.,Zamitesgigas,Yanliaoiasmensis和Coniopteris burejem括等。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生物群特征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分析,笔者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为中—晚侏罗世(卡洛夫阶—牛津阶),根本不可能将其归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  相似文献   
88.
化石保存精美、并拥有大量软驱体化石的中寒武世最早期的凯里生物群是继澄江生物群后我国发现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含有10个门类110属动物化石,与澄江生物群和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共同组成全球三大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以大量棘皮动物和浮游的掘头虫类三叶  相似文献   
89.
应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生物群和辽西凌源热水汤与建平马杖子地区含蝾螈类化石层上、下火山岩进行了定年研究。测年结果表明,道虎沟生物群(岩系)最年轻年龄约束为158Ma,最老年龄约束为164Ma。综合研究表明,宁城道虎沟生物群与凌源热水汤和建平马杖子一带含蝾螈类化石层属于同一生物群(时代)。道虎沟生物群发育于164~158Ma的地质年代期间,地层柱上属于中侏罗世晚期。同时,依据道虎沟生物群及上覆火山岩被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及早白垩世含热河生物群岩系平行不整合覆盖,下部平行不整合于由砾岩、砂泥岩夹煤线或薄…  相似文献   
90.
足杯虫(Dinonischus)是一种珍稀的单体悬浮滤食的表栖生物,足杯虫由锥形的萼上环绕着苞片及细长的茎组成。内脏团和胃囊位于萼腔内。由于足杯虫与现代内肛虫类动物外形和生活方式比较相似,曾被认为可能是现代内肛虫的原始祖先。足杯虫全球只有布尔吉斯、澄江生物群中有产出。本文报导的足杯虫是凯里生物群中惟一的一块标本。凯里生物群足杯虫的发现扩展了它的地理分布,表明此类珍稀动物也可生活于深水环境。足杯虫Dinonischus在凯里生物群的发现@彭进$贵州大学资源与环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古生物地层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阳,5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