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理教学》2007,(2):44-45
用电力将江水汇集到热泵中转换,使之形成一种空调系统,俗称“水空调”。重庆市建委利用淡水源热泵技术制成“水空调”的试验已告成功,与普通家用空调相比,“水空调”最高节能达50%以上。重庆市将在沿江建筑及部分市民家庭大规模推广该技术。  相似文献   
52.
水源热泵抽灌井布局及其运行过程中地下温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某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建立了抽灌场地及周边地下水动力场与温度场的耦合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法求得系统运行过程中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场地"热短路"效应和不同含水层中温度场的影响范围,以定量化的手段科学评价了场地抽灌井的布局及其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抽灌井之间的"热短路"程度较轻,场地的抽灌井布局可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3.
低位能源     
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已戍为全球性的两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所使用的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燃烧,已经致使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形成酸雨、飓风、沙化、赤潮.更导致了人类帧以生存的土壤结构恶化、水利资源污染、枯竭……。 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们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可再生能源领域即浅层地能,广泛存在于地下数百米之内的恒温带中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它们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深层热能,基本不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通过热泵随处均可采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进步和完善,成熟的地源热泵系统使浅层地能的采集、提升和利用成为现实。 本期《动态》收集了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近几年利用潜层地热能的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翻译,希望借此有助于从事浅层热能的地质工作者了解国外潜层地热能的研究与应用。不妥之处.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54.
作者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垂直埋管换热器的数学模型。根据设计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出:1)流体流速,2)热源温度,3)根据换热器出口循环水的温度和从地下提取的热能的总量以及地表有效热能的总量,确定某一换热器的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55.
鲁北地区于2001年已陆续开始应用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但区内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工作却严重滞后,制约了区内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促进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省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开展了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评价工作,前期在调查区域内开发利用现状和摸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地下水换热方式和地埋管换热方式进行了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采用热储体积法对该区的浅层地热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鲁北地区浅层地热容量为29.386×1015kJ/℃;并根据适宜性分区结果,分别对地下水式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较适宜区可利用换热量也进行了计算,得出地下水式地源热泵200m以浅可利用换热量为0.848 9×1010kW·h,地埋管式地源热泵200m以浅可利用换热量为6.526 1×1012kW·h。  相似文献   
56.
针对北京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热传递数值法评价了年内地下热量均衡、失衡两种状态下,各水文地质亚区单位面积含水层对地下水热泵的承载力,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阐明了承载力、抽灌井间距与含水层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承载力仅与含水层厚度显著正相关,而抽灌井间距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厚度均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类似地区的地下水热泵定量规划提供了简捷的估算方法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25年前的4月26日1时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失火,随后爆炸,最终导致核泄漏。苏联当时派遣超过50万人抢险和清理周边区域,最终利用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石棺”,封存4号机组。负责指挥“石棺”建造工作的波恰科夫将军曾评价说,“石棺”是一座忠烈祠,也是一块墓碑。令人深思的是,在斯拉夫语中,切尔诺贝利意为“死亡与黑暗之神的居所”。如今,死亡之神又走出居所——据报道,近日发现“石棺”出现破裂,放射物又走进人类的噩梦。 从切尔诺贝利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关心人类安危的人们重新审视核电——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什么?  相似文献   
58.
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供热机组中吸收式热泵的应用,按照供热、节电分别计算的思路,提出一种分析其经济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1986年4月26日1时23分,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在进行半烘烤实验时突然失火,随后导致爆炸,最终引发严重的核泄漏。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的几个月内,28名工作人员和救.人员由于遭受过量核辐射而遇难。大量放射物质泄漏,污染了周边农田和森林,数十万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苏联当时派遣超过50万人抢险和清理周边区域,最终利用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石棺",封存4号机组。时至今日,核电站周边30公里半径区域依然为"无人区"。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民航华北局山西办公楼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重点介绍:1.室内分散式热泵系统(水环热泵)及室外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思路;2.太原地区粉质粘土地质结构冬夏季土壤换热量;3.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