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南海环境要素的年际变化与1982—1983年EI Ni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东胜 《海洋与湖沼》1992,23(4):379-386
  相似文献   
102.
影响水库鱼产力的基础环境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山东省30座代表性的大中型水库为样本,对影响水库鱼产力的基础环影境条件——集雨区性状、水库形态和水文状况各方面共计21项变量,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影响水库鱼产力的主要因素是:集雨区的土壤、相对人口密度、植被覆盖率以及水文换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壤肥力,文中建立的土壤肥力指数(SF1),第一次定量证明了集雨区、土壤对水库营养水平乃至鱼产力的决定性作用。这些关键性影响因素可作为评价水库鱼产力的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红树蚬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4月-1993年8月,对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蚬Polymesda erosa(Solander)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与分布等进行了观察。红树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生活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和潮间带,生长量适的水温20-28℃,盐度5-20,海水PH7.2-8.2,底质为软泥,泥砂或砂泥,栖息深度约10cm,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繁殖期为5-9月。其肉供食用,药用,可发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04.
105.
南海中部浮游端足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林景宏  陈瑞祥 《海洋学报》1994,16(4):113-119
分析了南海中部浮游端足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并就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本区浮游端足类具种数多,丰度低,单一种优势度低以及季节变化幅度小等特点.所记录的94种浮游端足类,主要由大洋暖水类群和广盐暖水类群组成,它们的分布状况与爪哇海和巽他陆架区的低盐水团以及西北太平洋次表层高盐水团在本区运动和消长的关系密切.此外,下层高盐水的涌升以及局部环流等也是影响浮游端足类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环境因素诱发锯缘青蟹幼体发育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报道了锯缘青蟹幼体发育期的变化现象,即:蚤状幼体阶段多了1个发育期(正常5个,异常6个)。发育期的变化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7.
金属大气腐蚀实验方法进展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与所处的自然环境间因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材料变质或破坏称为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机制主要是材料受大气中所含的水分、氧气和腐蚀性介质的联合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按腐蚀反应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在干燥无水分的大气环境中发生的腐蚀属化学腐蚀,其它情况下均属于电化学腐蚀,但它又别于全浸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它是在电解液薄膜下的电化学腐蚀,水膜的厚度及干湿交变频率、氧的扩散速度等因素,都影响着大气腐蚀的过程与速度。  相似文献   
108.
东海浮游端足类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蒋玫  袁骐  陈亚瞿  王云龙 《海洋学报》2004,26(5):132-138
分析了东海端足类数量分布的时空变化,并就其与环境因素及鲐鯵渔场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本区端足类数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著,其分布状况与黄海冷水、江浙沿岸流、台湾暖流以及黑潮在本区运动消长有关,与鲐鯵渔场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地史中叠层石衰减机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留勤 《新疆地质》2007,25(4):365-367
叠层石是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的一种层状生物沉积构造,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沉积岩中都有分布.叠层石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应用价值而备受地质学家关注.虽然叠层石不是实体化石,无所谓演化或进化问题,但它却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进化一样,随时间和地球环境的变革而发生丰度和分异度上的变化.现在已知地质历史中共发生了5次重要的叠层石衰减事件,分别为2000Ma,1450Ma,1000Ma,675Ma,460Ma.对这种地质事件的解释主要有后生动物竞争和沉积环境变革两种解释.综合来看,叠层石衰减是全球大环境和整个生物圈大变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0.
根据近年来有关长石的实验变形和自然变形研究的新成果,综述了环境因素对长石塑性变形机制转制约条件,并指出这类研究为分析中,下地壳或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变形环境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