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94-95斫养殖对虾病毒爆发流行期间,对患病中国对虾肝胰上皮细胞和胃肌细胞进行了电镜检测,发现一种核包涵体型杆状病毒(140-160nm×280-330nm),对其装配机质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核包涵 体型杆状病毒以核内装配为主,部分病毒基质转入胞质进行了装配。  相似文献   
32.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滑坡滑带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衍射仪(XRD)研究了三峡库区,黄河小浪底等地40个滑坡滑带土的结构及物质组合,指出当滑坡处于滑动阶段时,滑带土表居可见粘土矿物定向排列,普遍可见擦痕(弧型,线型,紊乱型),微裂隙和微空隙发育,微生物较多,当斜坡处于稳定阶段时,岩层软弱带可见粘土矿物无定向排列,表面无擦痕,常见树枝状结构。滑带土的物质组合主要为:蒙脱石,蛭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长石和微生物,而蒙脱石,蛭石和微生物含量是滑坡滑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微结构的变化和物质组合可以分析滑坡的活动次数,活动阶段和形成机理,为滑坡治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重金属在碳酸钙—水界面间的沉淀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进行Cu^2 ,Pb^2 和Cd^2 等重金属离子溶液与方解石和轻质碳酸钙间的沉淀反应实验,然后对方解石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产物作了SEM观察与EDS能谱分析,研究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重金属与碳酸钙间的表面反应主要表现为表面沉淀,其中,Cd^2 离子在界面中的行为还涉及晶格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澄  张学珍 《冰川冻土》1996,18(2):184-188
利用扫描电显微镜研究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正冻、正融和已冻土微结构的形成及发育过程,揭示冻结过程中土颗粒位移,闭聚的分异,未冻水膜形态和冷生组构的形成机理,及不同受力状态下冻土颗粒位错、破碎、微裂隙发育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35.
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原油,在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原油中存在镜质体碎屑。这些镜质体碎屑均具有明显的棱角,其反射率值和侏罗纪煤的反射率值相近,且产出镜质体碎屑的原油均普遍检出了具有高等植物为母质输入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因此原油中镜质体碎届的检出为确认准噶尔盆地煤成油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6.
方铅矿中次显微金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湖北鸡笼山金铜矿床方铅矿中次显微金的赋存状态,发现金常以粒径小于0.2μm的小圆球状及链状的次显微金(表1)存在,较少呈类质同像的晶格金存在.由于这种自然金粒径小于普通反光镜的分辨能力,放大1000倍亦不能察见,故美国称为不可见金(Invisible Gold),常被人们忽视、遗漏,或  相似文献   
37.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及微区X射线能谱成分测定的方法,对含钒的天然磁铁矿的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0]方向的高分辨像清楚地显示钒钛磁铁矿在磁铁矿基体中以共(110)面紧密连生的方式与基体共生,形成波状连生体。这种成份调制波结构表明它们是出溶产物。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更新,地质学家利用现代微束技术(如: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拉曼(Raman)和电子探针(EPMA))等,陆续在曾经遭受过强烈冲击变质作用的陨石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大陆岩石中,发现多种微米-纳米级超高压矿物,为推测岩石形成的机制和地质构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确凿的证据,并因此引起了地质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关注,随即很快成为地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同时,地质学家已意识到纳米科学和技术发展将导致未来地质科学的一场革命犤1犦。随着岩石矿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的手段已从光…  相似文献   
39.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上二叠龙潭组和长兴组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煤岩和碳质页岩等混杂岩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探讨,为成矿元素汞、铊的赋存状态,生物成矿特征研究等提供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40.
本文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详细研究了,中国苏鲁毛北地区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的超微构造特征。在该金红石榴辉岩中发育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金红石晶体。第一种类型的金红石(Rt(A))与石榴石和绿辉石共生,其晶体内部发育有极密集的晶体缺陷,调制结构和变形双晶。变形双晶面分别为(100)和(010)。表明该类金红石晶体曾遭受过强烈的应力作用,推测它们可能是在大陆板块俯冲或折返过程中形成中发育的。而另一类金红石(Rt(B))存在于石榴石和绿辉石晶体中的包体,其晶格十分完整,没有变形痕迹。可能是由于该类金红石寄主于较大颗粒的石榴石或绿辉石晶体中,在大陆板块俯冲或折返过程中因受到寄住主晶的保护,没有发生晶格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