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14篇
地质学   851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题目: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组织及可视化机制研究作者:蔡忠亮导师:毋河海  相似文献   
992.
苏新  宋成兵  方念乔 《地学前缘》2005,12(1):234-242
文中对国际大洋钻探204航次在太平洋水合物海岭8 个站位BSR深度以上气体水合物稳定带的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稳定带内沉积物总体粒径变化特征为:粉砂质量分数在60%~75%之间,为气体水合物稳定带内沉积组分的主体组分。粘土质量分数一般小于35%,砂质量分数小于5%。该结果获得的粒径变化范围,与204 航次中沉积学研究所确定的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夹含砂质粉砂、含砂质粘土岩性特征一致。各站位沉积粒径变化和代表气体水合物存在的岩心红外照相IR异常低温记录之间的初步对比说明,气体水合物主要富集在沉积组分较粗,相当于粉砂或者砂级质量分数较高的粒度层。统计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定量地揭示了各个站位沉积物粒径变粗与气体水合物的存在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归纳起来发现,不同构造部位沉积物中气体水合物赋存层段的粒径范围不同。坡后盆地由于当地总体沉积物颗粒细,气体水合物赋存在极细粉砂粒级(8~26μm)的沉积物中。水合物海岭南峰顶部附近站位气体水合物主要赋存在粗粉砂和细砂(50~148μm)之间。  相似文献   
993.
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表明,木兰山蓝片岩中存在斜黝帘石-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界面区Fe、Al元素的线扫描曲线研究表明,(Fe,Al)类质同象替代为连生体界面共晶膜的形成机制。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说明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可有效确定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均相近的微细粒连生体的组成矿物,其结果对认识木兰山蓝片岩的变质演化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黄绪宝  窦慧媛  刘其 《新疆地质》2002,20(3):278-279
以往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过程,平均速度解释和校正比较复杂.首先是用解释的t0值在工作站上直接从三维平均速度体中提取相对应的界面平均速度,用井点数据确定速度变化梯度,再进行2(线)×10(道)的解释.工作量大,还往往忽略平均速度场的原有趋势.本文介绍的新方法,可以快速地利用井点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进行校正,省去了2(线)×10(道)的解释工作量,而且保留了平均速度场的原有趋势,用于时深转换做的深度图形态更加真实. 1 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Map软件中的井校正原理是:①计算井点平均速度与提取平均速度差值;②用提取平均速度减去(加上)差值…  相似文献   
995.
行星尺度地磁异常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综合反映地球表面行星尺度磁异常的展布面积、磁场极值以及磁场分布特征等多种因素及其与磁能的关系,本文用穿过各异常区的“无符号磁通量”为特征参数来表征磁异常区强度.用第八代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分析了1900年到2000年全球最大的5个磁异常区的长期变化,结果表明,在一百年中,南大西洋(SAT)、大洋洲(AUS)和非洲(AF)3个异常区的磁通量均增加了200MWb以上,欧亚异常(EA)磁通量增加幅度稍小(157MWb),上述4个异常区磁通量增幅为30%-60%,而北美异常(NAM)的磁通量则减小了50MWb.各异常区面积虽有变化,但最大变化仅为%左右.对磁异常区的西向漂移研究表明,地球表面和核幔界面的西漂明显存在差异:地表磁场有持续而稳定的西向漂移,全球平均西漂速度为0.2°/a;但核幔界面磁场的西向漂移速度要小得多,最大不超过0.1°/a.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组成地磁场的不同球谐分量有不同的漂移速度;地表磁场的西漂主要决定于占优势的低阶分量,而核幔界面的西漂则受到高阶分量的重大影响.本文指出,在把地表西漂值用作地核磁流体运动速度的典型值时必须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996.
复杂加载路径下堆石料动力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所发展的亚塑性边界面模型,对堆石料在不同固结应力状态、排水条件和加载方式下的典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本构模型的数值实施中,联合应用自适应多步回退欧拉积分规律和局部迭代加快了迭代收敛的速度,提高了积分精度,进而编制了计算程序TESTROCK。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有效地反映堆石料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为深入揭示堆石料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发展特性和进行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非线性耦合静动力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辽河盆地东部地区新老第三纪界面地层剥蚀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河盆地新老第三纪地层间断面(N/E)形成于盆地由裂隐发育阶段向坳陷发育阶段转化的过渡时期,界面之下的裂隐沉积地层在早第三纪末期遭受了强烈剥蚀。在运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了近40口单井的地层剥蚀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形对地层剥蚀的控制作用,恢复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就地区N/E间断面地层剥蚀厚度等值线圈。结果显示该区域内N/E间断面地层剥蚀量的横向变化具有北部大、南部小、古河道两侧大、河道所在位置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贵州威宁哲觉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露头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彦  周成刚 《贵州地质》2001,18(3):139-144
本文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以贵州威宁哲觉剖面为基础,首次将该区晚二叠世沉积的陆相煤系地层宣威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介绍了其层序界面和三类副层序,探讨了层序界面与地层界线之间的关系和层序体系域与煤层聚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1000.
SW—Shollow—1型浅水水体沉积物—界面水采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扰动的完整的水体沉积物-界面水柱状样品的获取是提取沉积物记录的环境信息,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物质迁移传输的地球化学过程原理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用于5m以下深度的浅水水体沉积物-界面水采样器,该采样器由手柄杆、取样管、分析顶托三部分 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材料廉价易得、加工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并且可以获得足够厚度的沉积物层和直径较大的柱状样,在运河样,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浅水水体积积物-界面水采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