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7篇
  免费   1584篇
  国内免费   3795篇
测绘学   23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15685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823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559篇
  1998年   714篇
  1997年   710篇
  1996年   695篇
  1995年   680篇
  1994年   555篇
  1993年   584篇
  1992年   763篇
  1991年   831篇
  1990年   469篇
  1989年   445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内蒙古乌拉山石英-钾长石脉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床是近年在我国北方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主要由赋存在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地层中一系列石英-钾长石脉和石英脉组成。矿区范围内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并且同金矿化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本文对乌拉山金矿床,大桦背花岗岩体和变质岩地层的硫、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系统测定,并解释了不同地质体硫、铅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发生在240×10 ̄6a,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大桦背花岗岩体及有关的岩脉,乌拉山金矿床形成过程中,亦有部分非岩浆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992.
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裴荣富  吴良士 《矿床地质》1994,13(2):155-171,180
特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研究的新进展NewAdvancesintheStudyofMetallogenesisPreferentialityofGiantOreDeposits裴荣富,吴良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特大型矿床系指其规模为大—...  相似文献   
993.
浙江洋滨斑岩锡矿的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洋滨斑岩锡矿的含矿母岩为燕山晚期黄玉花岗斑岩。高的(^87Sr/^86Sr)1和^207Pb/^204Pb值表明,它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根据氧,氧,硫,铅和锶同位素数据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笔者认为,成矿流全由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组成,成矿物质主要原源于花岗斑岩,部分可能源于基底变质岩。  相似文献   
994.
浙江毫石银矿床成矿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步台  陈好寿 《矿床地质》1994,13(3):271-281
文章通过矿脉中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年龄测定,得出毫石银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0×10^6a。该成矿年龄相对于本区上侏罗统火山岩的成岩年龄要滞后≥30×10^a。同时,对该银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H、O、S及Pb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判别其成矿热液来自中生代大气降水成因的环流地热水,通过淋滤作用汲取岩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了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995.
中国三水型铝工矿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成因类型有:红土型、花岗岩风化型、硫化物风化型。矿化普通,但由于该区纬度较高,信风洋流和暖流难以达到.新构造运动又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欠佳。  相似文献   
996.
刘德镒 《矿物学报》1994,14(1):74-82
以湖南宜章县瑶岗钨矿床为例,较系统地研究了石英的标型特征,如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铝及碱质含量,热发光性,包体化学成分和温度,红外光谱等,总结了这类矿床的石英标型特征以及含矿石英与无矿石英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滇中地区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的有机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滇中砂岩铜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微观分析数据,本文探讨了有机质参与成矿过程的事实及其在成岩成矿各阶段中的作用。在矿源层形成中,有机质以物理吸附为主;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以硫酸盐还原细菌还原作用和有机质分解产生的H2S等为特征;而在改造成矿作用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残存的有机质热降解产生的CH4等还原性气体对SO4=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东川式铜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川式铜矿赋矿围岩落雪组白云岩的常量元素投影点在Al2O3──SiO2──(CaO+MgO)图解、lg(SiO2/Al2O3)──lg[(CaO+NaO)/K2O]图解和(al─alk)──C图解上有一些非正常沉积的特点,并与红海现代热水化学沉积物有相似的特征。黄铜矿Co/Ni值及落雪组白云岩微量元素在Co+Ni─As+Cu+Mo+pb+V+Zn图解上也反映出热水沉积特征。稀土元素研究成果表明落雪组是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相混合的产物。包裹体研究后认为成矿热水属Na+(Ca2+、Mg2+)─HCO-3─Cl-型,并含CO、H2O(气)、CO2、CH4等气相组分,成矿温度110─214℃,成矿深度3─150m。硫、碳、氧和氢的同位素反映了这四种组分多来自海水,成矿热水主要是下渗对流循环而受加热的海水及部分建造水。结合地质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热水微裂隙喷溢沉积成矿”的新认识,即海水下渗,受裂谷高热流加热,萃取流经围岩中的硅质及矿质在还原环境中,沿落雪期尚未彻底固结沉积物中的微裂隙间断式喷溢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