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590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991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003篇
自然地理   4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刘小玲 《福建地理》2003,18(2):59-60,51
本文论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实教学内容,体现地理知识的功能,改变教学方式,指导读图,构建开放的评价方式等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4.
65.
66.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十分发育,且与油气运聚关系非常密切:二叠系、三叠系底不整合面是该区侏罗纪末成藏的主控因素,侏罗系底不整合面是深部油气进入该系的有利通道,而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又是油气顺利从侏罗系进入白垩系的必要条件。研究区的不整合面有褶皱、断褶、超覆、削截、平行5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不整合面对研究区油气运聚作用也有着差异,其中断褶不整合面对油气的垂向运移与聚集作用最大,是研究区最为典型的油气成藏方式。不整合面的分布具有差异性、继承性、迁移性,三性对油气的演化和分配有着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7.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复氧方式及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复氧是困扰人工快渗、构造湿地等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已久的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复氧,一是设置通气管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再一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条件有明显改善,而小水力负荷周期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更为有效。通气管的设置通常与间歇性布水工作方式相结合,其效果通常要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植物根系对系统的复氧,常因植物不同类型面具有不同的氧传输能力,植物根茎所能到达的范围往往决定了系统有效处理部位的大小。  相似文献   
68.
烃类垂向微渗漏及其地表异常显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烃类以微泡、水动力、扩散和渗透方式向地表迁移过程中,其效能、方式与油气藏的盖层、断裂与裂隙系统、储层的流体性质、地层压力等地质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凝析气田上的地表、井中化探资料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气田的井中垂向地球化学特征、控制烃类垂向微渗漏地质因素、地表化探异常显示之间呈现出很好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9.
新疆天山地区地貌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投影覆盖法和投影覆盖概率对新疆天山地区不同构造地貌类型进行了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不同地貌区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度域分形,分维值总体上呈现出高山区>中低山区>盆地区特点,多重分形谱Dq的形态和值域范围也表现出不同特征。研究认为,地貌表面的分维值与地貌形成的内外力地质作用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并提出5-6km的尺度可作为地貌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作用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70.
就如何利用数据库,结合Java、XML等手段对震源参数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给出了一些在一个实际系统中实现了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