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0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王超  何世平  时超  于浦生 《地质通报》2012,31(8):1233-1243
博查特塔格组分布于塔里木地块西南缘的铁克里克地区,前人认为其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成,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并将其时代划为蓟县纪。笔者对来自博查特塔格组中的条带状大理岩和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U-Th-Pb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频谱图具有1953、2038、2163~2182、2225~2243、2281~2343Ma等多个年龄峰值,2281~2343Ma年龄值为主要峰值,其中最小谐和年龄1953Ma代表了该粗砂岩最早的沉积时代;条带状大理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体介于772~856Ma之间,最小谐和年龄值为772Ma,代表了该大理岩最早的沉积时代。分析结果说明,原划为蓟县系的博查特塔格组由不同时代的物质组成,该地层单元需要解体。博查特塔格组的岩石组合应为中上部的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建造,该地层最早的沉积时代为772Ma,形成时代为南华纪。  相似文献   
242.
姚世齐  孙江华 《新疆地质》2012,30(4):377-383
新疆克孜勒塔格地区长杠子南中元古代变质花岗岩序列侵位于北山岩群中,从古元古代到二叠纪该地区岩浆作用非常活跃。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初步查明该区中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特征。通过对长杠子中元古代花岗岩序列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该期侵入岩成因与就位机制及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243.
新疆东天山的康格尔塔格金矿带矿产资源丰富,其重要控矿要素之一是韧性剪切带。文章使用ASTER数据提取该地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并选择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的部分区域(因受数据获取限制,选择N41°38′—N42°20′、E91°20′—E92°20′范围)作为研究区。研究表明,区内矿化围岩蚀变特征明显,可通过分析研究区岩矿光谱特征以及ASTER数据光谱特征,分别选择假彩色合成、波段比值、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法(Crosta Technique)等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并提取研究区的矿化与蚀变矿物信息。结合ArcGIS将提取的矿化和蚀变信息与该地区的矿点与构造图层叠加,并对叠加成果图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叠加图中发现研究区中的金矿床沿韧性剪切带南侧的韧性剪切过渡带分布。通过阅读该地区的相关地质资料、成果文献等,对提取的矿化和蚀变信息进行验证;结果证明ASTER数据在相似干旱地区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具有可行性,此法用于相似地域找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4.
卡拉塔格成矿带梅岭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的古生代隆起带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上叠火山盆地中。其成矿阶段形成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单一,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数量少,个体较小(3~10μm),气相百分数小(4%~10%),零星随机分布。均一温度变于化106.6~259.8℃,成矿流体盐度w(NaCleq)为0.18%~8.41%,成矿压力为3~16MPa,估算的成矿深度为0.4~0.8km。结合野外观察以及火山-次火山岩石组合、热液蚀变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与矿化特点,提出梅岭铜(金)矿区为高硫化物浅成低温热液型与斑岩型铜金矿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当于福建紫金山式或台湾金瓜石式。  相似文献   
245.
吴峻  兰朝利  李继亮 《地质通报》2005,24(12):1157-1161
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沿东西走向的木孜塔格一鲸鱼湖断裂断续出露有变质橄榄岩、堆晶岩、火山岩及其上覆的硅质岩,彼此呈构造接触关系。其中,火山岩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构成。野外观察曾认为火山岩属于蛇绿岩的一部分.但火山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其富集LREE、Cs、Ba、Th、Pb贫Nb,Ba/Nb、Ce/Pb、Cs/Rb、Ba/LaNb/Ta分别为18.59-102.82、1.42~8.13、0.10-0.49、11.76-51.79和6.22-13.58,TiO2含量1.64%-2.09%。这些特征表明该火山岩为形成于较成熟岛弧环境的火山岩而非蛇绿岩成员,也指示木孜塔格地区曾经历了与今西太平洋边缘近似的演化过程,可能形成了较成熟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246.
东天山却勒塔格地区底格尔组的沉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新  李长和  李少娟 《新疆地质》2002,20(1):91-91,93
艾丁湖南却勒塔格地区晚石炭世,以挤压构造背景为特征,晚石炭世早期形成残余海盆,盆地内沉积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和少量的中性熔岩,沉积物来源于华力西中期岛弧剥蚀区及其南侧古陆. 底格尔组(C2d)沉积层顶底界清楚,剖面完整,其底界超覆于下石炭统罗布厄组(C1l)和小热泉子组(C1x)之上,其上被下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P1a)所不整合.调查区内C2d包括两部分,一为分布在却勒塔格至苏木克塔格以北的前人原划分的C2d;另一部份是从前人划分的C1x解体而来,该套地层南北两侧与下伏地层多呈断层接触,呈断块产出,沉积体系受到破坏而发育不全,其中砂岩…  相似文献   
247.
在新疆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的燧石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杜内晚期的放射虫化石,首次为这套蛇绿混杂岩提供了时代依据.结合在邻区的祁漫塔格和可可西里发现的放射虫,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在早石炭世期间曾沿多处裂解.它们之间可能有狭窄的通道相连,是否构成统一的大洋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8.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群早志留世笔石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黎敦朋  樊晶等 《地质通报》2002,21(3):136-139
首次在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山白干湖地区原划奥陶系祁漫塔格群浊积岩下部层位中发现Monoclimacisgriestoniensis(Nicol),Monograptuspriodon(Bronn),Monograptussp.,Streptograptuscf.becki(Barrande),Torngni-graptuscf.arcuatus(Barrade)早志留世笔石化石组合,表明祁漫塔格群除有奥陶纪地层外,还包含有早志留世地层。  相似文献   
249.
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志留系白干湖组浊积岩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分析,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志留纪白干湖组浊流沉积鲍玛序列以BC、AE、BCE、BCD段为主;粒度分布概率累积曲线斜率低、分布区间宽、悬浮总体含量大而分选差;古流向呈扇状,属近源浊积岩B、C相的浊积扇中扇环境,从下到上岩石粒度逐渐变细,沉积盆地水体逐渐变深,反映为浊积扇向海推进的弧后盆地沉积特征,这对分析本区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0.
青藏高原北部祁漫塔格地区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漫塔格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东昆仑西段,平均海拔4000m左右。2001年作者在该区从事地质调查工作期间,首次发现2处灰烬层、1处牧羊遗址、2处吐蕃文化遗迹、2件石器。这些人类活动遗迹、遗物的发现,为探讨青藏高原远古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料。现将相关成果分述如下。(1)2001年7月在阿达滩(海拔3700m)发现1处保存于三级河流阶地冲洪积堆积物中的灰烬层,该层长70cm,宽25cm,C14测年为1700多年,该层稍进行发掘,发现9cm2的大块木炭。(2)2001年6月在东沟(海拔3220m处)呈孤包状残留的二级扇阶地上部垮塌层中发现2件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