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31.
本文介绍了应用缓发中子法测定样品中铀含量的精密度可达0.2ppm,分析相对误差小于15%。文中还给出了该法在普查铀矿的区域化探中的应用实例,并指出对铀含量微弱增高地段的反映明显优于目视比色法。  相似文献   
32.
司银奎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1):39-41,46
该方法主要探讨利用元素S易造岩特性及NH4I与试样基体强烈作用生成较活泼金属碘化物,极快加剧电极中样品的反应强度,改变了所有分析元素的蒸发行为,增加了电弧等离子体中各种分析元素的浓度,对高沸点元素钨、钼和中低沸点元素硼、银、锡的蒸发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多次实验数据证明,精确度和准确度均能够满足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33.
IntroductionCurrently , the ultrahigh-precision terrestrialtriangulateration network (concluding construc-tion control network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network) is widely usedinthe branch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for hydropow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  相似文献   
34.
比较研究了145℃条件下,水解4、6、8、12h与常规110℃、水解24h(GB/T18246-2000)对6种水产饲料中赖氨酸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采用145℃,水解8h与常规110℃、水解24h测定的赖氨酸含量是一致.赖氨酸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的实验表明,其回收率达到96.91%,变异系数最高为0.78%.可见,145℃,水解8h是一种简便、快速、稳定、准确、高效、低成本水产饲料中赖氨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5.
为提升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测流精度,促进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平,基于水体含沙量(0~20)kg/m3的流速水槽,分析了 ADCP测流精密度及准确度变化特征.实验表明,ADCP测流精密度随水体含沙量增加而增加,在(0.7~0.9)m/s流速范围内,ADCP的测流精密度受含沙量影响较大,0.3 m/s时则受含沙量影...  相似文献   
36.
王逸骏 《岩矿测试》2002,21(3):202-206
通过剖析统计量的数学模型,阐述正确采集原则测试数据是精密度试验成败的关键,并以实例对精密度试验的一些实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高秀清  王开义 《吉林地质》2002,21(1):123-126
本文研究了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阴离子的方法,样品经微孔滤膜过滤即可直接进样分析,淋洗液最佳浓度为2.5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电导检测器检测灵敏度为3.2μS/cm^2,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38.
论精度指标及其传递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精度指标实质上仅反映了偶然误差的平均大小。当观测值中存在系统误差时,估计的高精度并不意味着高质量。本文拟将精度指标分为3类,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讨论了各类指标的意义,同时给出了各类指标的定义及其传递规则。  相似文献   
39.
40.
HRT地震前兆波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S-100仪器是我们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新一代高精密度地电测量系统.设在川滇地区的一个PS100台网于苏门答腊海啸大地震前记录到HRT前兆波动.本文将主要分析报道来自震源区的这种前兆波,特别是其传播特性.潮汐力驱动的谐和振荡波(HT波)具有与潮汐力相同的周期(如MSf,K1,M2等),但其振幅却仅在震前(约3个月)才出现异常增大;潮汐力驱动的共振振荡波(RT波),出现主震前2天(北京时2004-12-24的10时),RT波分为纵波与横波.初步确定其纵波波速Vl约为307 km/h,横波波速Vs约为126 km/h.它们可能是在地壳多孔岩石孔隙流体中以声模式传播的一类波.对RT波,苏门答腊主震断层系统的固有周期T0约为5~6 h,其幅度可达2.9%(超出观测标准偏差17倍),成为极其显著的异常.RT波通常以突然急剧变化的方式达到其峰值.震源区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骨架与其间孔隙流体的耦合振动满足共振条件时,即从震中区同时发射出(纵、横)RT波.苏门答腊Mw9.0级地震前首次记录到RT波,此后已在20余次强震前记录到HRT波.诸强震前所记的HRT波彼此可以很好地对比,表现出一定的重复性、一致性和规律性.汶川Ms8.0级地震前,当时唯一仍在工作的红格台(距震中465 km),也记录到HRT波.我们还在震前发现红格台于2008年5月12日凌晨(0~5时)记录到与汶川地震有成因联系的、显著临震信息.(从2004年在川滇地区增设PS100台网捕捉地方强震的短临前兆开始,到汶川地震前发现红格台记录到临震信息的)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HRT前兆波是客观存在的;地震,特别是强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在不太远的将来,实现强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如果有一布设合理的PS-100台网,根据震前所记RT波,提前1~3天定量地预测强震的三要素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