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2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王义勤 《地下水》1993,15(1):15-18,22
本文介绍变质岩区裂隙水开发利用,阐明了开发变质岩裂隙水的先进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在同类地区找水技术的精度。  相似文献   
32.
东亢矿泉水处于临汾断陷盆地边缘山前地带。矿泉水赋存于石炭系、奥陶系及侵入岩体的裂隙中。单井涌水量达71.4m ̄3/h,水位埋深51.09m。矿泉水中锌、锶、偏硅酸分别为0.289mg/L,1.28mg/L,33.28mg/L,属锌锶偏硅酸-重碳酸·硫酸-钠型优质矿泉水,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红层残积红土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特征的全面系统分析,揭示红层残积红土不仅经历了物理风化作用,而且经受过红土化作用,具有红土的一般特点,是一种强度稍高,压缩性中等,含较多游离氧化物的超固结土。最后对红层残积红土的工程地质评价提出建议,认为其特性与母岩有关,砂砾岩、砂岩残积红土接近花岗岩残积红土;粉砂岩、泥岩残积红土接近红粘土,并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34.
利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岩溶裂隙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宇 《地下水》1994,16(3):133-135
依据一座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的模型试验梁接缝静力与疲劳试验研究表明:A类PPC构件在静载作用下接缝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折减约0.5-0.6;疲劳可能使接缝处理混凝土开裂,但裂缝宽度不大,约0.1mm。  相似文献   
35.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红层(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6.
37.
对窑街朱儿庄红层的孢粉和地层层序及时代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对比研究。在朱儿庄红层剖面中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①枫香粉属-楝粉属组合,时代为早-中始新世;②柳粉属-朴粉属-粉属组合,属始新世中、晚期;③栎粉属-柳粉属-粉属组合,属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研究表明:窑街地区朱儿庄红层始新世孢粉组合与中国东、西部地区孢粉组合相似,均发育以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为主的亚热带型落叶阔叶林,气候炎热;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则演变为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气候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38.
四川盆地红层古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于四川盆地红层各层夷平面古风化壳,是重要的农业区域。 厚1-10余米,较完好的剖面有三个分解带。从深层第Ⅰ分解带至地表第Ⅲ分解带,物理和化学风化逐渐加深。粘粒SiO_2/Al_2O_3Ⅰ>Ⅱ>Ⅲ,风化系数Ⅲ>Ⅱ>Ⅰ。夷平面愈高,风化愈深。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乌溪江引水工程厚黄隧洞工程实践,分析研究金衢盆地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对在红层软岩中的浅埋引水隧洞的安全施工、衬砌支护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0.
刘成 《云南地质》2007,26(4):428-438
介绍滇中红层形成的地质历史背景,红层分布范围,主要地层岩性及区内地质构造。重点讨论滇中红层特别是红层软岩的岩体原生结构,及后期受构造改造的岩体结构特性,岩体风化特性,岩体水理作用特性,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四方面的工程地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