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506篇
大气科学   341篇
地球物理   364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数学模拟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作图法的度和实验意义,而且还有线性回归法的数学意义。  相似文献   
82.
83.
田永祥 Dunc.  CN 《气象科学》1991,11(4):365-372
本文应用一个定常态、线性原始方程三维谱模式模拟出全球200百帕定常波的结构特征。同时还考察了模式大气对耗散参数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84.
把用来分析地震波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两种方法,应用到地磁资料分析当中,具体分析处理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地震和1989年10月19日大同Ms6.1地震前后地磁场资料,并对这两次地震前后地磁时空线性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表明:①较大地震前地磁场的时空线性度均可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异常变化,有些在震前回升,②各分量的时空线性度呈现异常的时间基本上同步,并与波速异常发展趋势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5.
地球内部非弹性介质广泛存在,垂向线性连续变化非弹性介质模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复速度概念推导得到了复速度随深度线性连续变化的非弹性介质中地震波射线轨迹与等时线方程.理论结果表明:在线性连续变化非弹性介质中,射线轨迹呈圆形,等时面的形状为椭圆.最后对射线轨迹与等时线方程的适用性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古地磁多磁成分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古地磁的研究中,如何从复杂多样的退磁数据中获取能够代表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磁场方向的原生剩磁组分,是关系到古地磁数据是否可靠、古地磁结果是否令人信服的根本环节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退磁数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获取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的原生剩磁方向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多磁成分分离技术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重磁化大圆的极和线性坳陷区内退磁平面的极的最佳拟合大圆的最小二乘拟合法,提出了综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谱分析法、重磁化圆法以及退磁平面及重磁化大圆的二次拟合法,对来自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进行系统分析,以获取一组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87.
88.
89.
热带大气运动的Rossby孤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麦村  薛纪善 《气象学报》1984,42(3):259-268
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相似文献   
90.
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西南约10km的狮子口地区,发育一个长约8km、宽约3km的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它由下伏系统、滑动系统和前缘推挤带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滑褶型重力滑动构造。它形成时的温、压条件为130.5~193.7℃和180~230MPa;l;形成深度约5~10km;总体岩层收缩量32.2%;总滑移距离1060m;活动时间上限127.65士38.29万年。它是燕山运动期间南北向挤压体制下,在黄陵背斜东、西两侧应力屏蔽区内派生的近东西向拉伸构造应力场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