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模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采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以及高岭石表面对铅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高岭石表面在不同pH条件下对质子和铅离子的吸附反应可以用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来描述。高岭石表面酸度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1=2.75和pKa2=5.52,电荷零点pHzpc=4.1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铅的两种表面化合态〉SOPb^+和〉SOPbOH的浓度也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2.
铜(Ⅱ)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天然水体系中,铜、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迁移、归宿和生物有效性强烈取决于重金属元素在水体颗粒物表面的分配趋势.本文对铜(Ⅱ)在常见的重要粘土矿物--高岭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实验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自由水合离子CU2+和羟基金属离子CuOH+与高岭石表面络合的情况下,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能很好地描述铜(Ⅱ)的吸附行为.拟合得到的CuoH+的络合常数比Cu2+的大得多. 铜(Ⅱ)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铜的两种表面化合态,>SOCu+和>SOCuOH的浓度在实验的pH范围内,也随pH值升高而增加,并且以>SOCu+为主.  相似文献   
73.
磷矿石中的稀土元素测定方法主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处理方式主要采用敞口混合酸溶和碱熔。传统的酸溶和碱熔处理矿石样品时间较长,试剂加入量大,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微波消解直接向样品释放能量,工作效率高,且易挥发元素被保留在消化溶液中,防止挥发造成结果偏差及环境污染。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对磷矿石进行处理,并在二次消解过程中加入饱和硼酸络合溶矿过程中产生的不溶物氟化钙,在线加入铑和铼双内标的方式,建立了ICP-MS测定磷矿石中15种稀土元素的方法。结果表明:二次消解过程中加入饱和硼酸能有效地络合沉淀,彻底溶解样品,经上机测定后15种稀土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68%~4.52%之间,回收率在93.1%~106.6%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03~0.029μg/g。选取两个磷矿石样品,用本方法与混合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硫酸)酸溶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5.82%~5.99%之间,表明本方法测定稀土元素是有效可行的。对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酸溶、碱熔和微波消解都有各自的特点,微波密封消解能避免一些能形成易挥发组分的损失并且外源性污染少。...  相似文献   
74.
黄河、长江、钱塘江水样中胶体对铅吸附络合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过滤和切向超滤将黄河、长江和钱塘江的水样分成< 1 .0μm 、< 0 .4μm 和< 5000Dalton ( 相当于1 .5nm 孔径) 三种级分,对铅在不同级分上的吸附络合容量进行了初步探讨。铅在不同级分上的吸附络合容量差别很大,滤膜孔径越小,吸附络合容量越小。的黄河水样真溶液中的配体对铅的键合能力相对较强,而粒级较大的络合能力相对较弱;长江水样较大粒级的配体对铅的键合能力相对较强;钱塘江水样的各粒级配体的键合能力相似。胶体对三种江河水体的吸附络合容量具有很大贡献,黄河水样< 1 .0μm 的吸附络合容量中,1 .5nm ~1 .0μm 的胶体部分的吸附络合容量占总量的82 .5 % ,其中以0 .4 ~1 .0μm 大粒径胶体为主;长江和钱塘江水样中1 .5nm ~1 .0μm 的胶体部分的吸附络合容量分别达到了总量的57 .7 % 和56 .8 % 。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道了在pH=5.5的HAc-NH_4Ac缓冲溶液中,于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E_p=-0.52V(SCE)处,铀(VI)与8-羟基喹啉(HOx)能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并试验了影响波高的各种因素,在实验条件下,导数波波高与铀浓度在0.02—2.50ppm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采用TBP萃淋树脂分离后测定矿物、岩石中痕量铀,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该络合物为—荷负电的络阴离子,其络合物组成为(UO_2·Ox_4)~(2-·),条件隐定常数β=1.55×10~(18)。  相似文献   
76.
矿物-水界面的表面离子化和络合反应模式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表面络合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矿物表面吸附和溶解反应,尤其是(氢)氧化物和层状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官能团是矿物参与表面络合反应的基本单元,(氢)氧化物矿物只具有表面羟基,而层状铝硅酸盐矿物除表面羟基外还具有离子交换位。矿物的表面电荷由永久结构电荷、配位表面电荷和离解表面电荷组成,各种零表面电荷状态可由不同的零电荷点来表征。恒电容模式、双层模式和三层模式是3种最常用的表面络合模式,它们在双电层结构、表面反应(质子化反应和络合反应)、表面电荷与质量平衡方程及应用范围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7.
于1990年10月 - 1992年7月在室内条件下测定黄河中游乌拉特前旗、包头黄河大桥及清水河地段水体中天然配体与铜、铅、锌、镉反应的络会容量(C?C),计算总条件稳定常数(K)和络合容量指数(I)。实验证明:乌拉特前旗水体中络合客量最大,包头和清水河相近。络合容量顺序为:Cu>Zn>Cd>Pb,和可溶性有机碳及碳酸盐分析结果一致。总条件稳定常数为:KPbL最大,KCuL,KZnL,KCdL相近。和长江水做了比较。络合容量指数在IgK相近情况下,随络合容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8.
N,P,Fe-EDTA,Mn对赤潮生物锥状斯氏藻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于1994年7月在胶州湾北岸上马镇小4#虾池采集了锥状斯氏藻,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N,P,Fe-EDTA,Mn4个因子对它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测定了黄海海域25个站位表层海水样品的表观铜络合容量(Apparent Copper Complexation Capacity)和条件稳定常数(K)以及络合容量指数(Complexation Capacity Index)。得到该海域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127.7~950.6 nmol/L之间,平均值为385.3 nmol/L,条件稳定常数对数值(lgK)在7.07~8.05之间,平均值为7.65,络合容量指数在58.60%~86.40%之间,平均值为76.94%。结果表明:黄海海域表层海水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袁威  刘维理 《岩矿测试》2003,22(3):235-236
实验表明,钴试样经HCl分解后,在pH1~2时,通过硫氰酸铵-结晶紫-H2O浮选将Co2+与Ni2+、Mn2+、Fe3+、Al(Ⅲ)等元素分离,硫脲掩蔽Cu2+以消除干扰,用EDTA溶液络合滴定Co。方法用于钴试样中Co的分析,结果与铈量法相符,对于w(Co)为3%~35%的试样,4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