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王国起 《地球》2011,(10):28-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提速,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规模也在急剧扩大。以煤炭、石油等资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相比之下,天然气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炭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并且燃烧后不会产生废渣和废水,被称为“洁净能源”。  相似文献   
22.
段雯娟 《地球》2013,(8):68-70
正"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逐渐成为当下生活的新主张。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就开始对资源环境大规模使用,对环境造成越来越大压力。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来使用资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在"2013年中国绿色产业与绿色投资国际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23.
《海洋地质译丛》2012,(2):25-25
据海外媒体2011年12月10日德州欧文市报道,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一美孚公司日前在其最新一期的年度能源展望报告中把其对全球能源需求的预测时问从2030年扩大到2040年。埃克森一美孚公司在报告中说,由于全球的人口总数在2040年前可能增加到90亿人,全球对电力的需求将会驱动整个能源行业。  相似文献   
24.
印度拥有全球18%的人口,消费全球约5%的一次能源,创造了全球8%左右GDP,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探讨印度未来能源需求对中国获取境外能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基础上,利用人均能源消费"S"形模型对2030年印度一次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探讨了其对中国获取境外能源的影响。研究认为2030年以前,印度未来能源需求不会对中国境外获取天然气和铀矿资源产生较大影响。而由于中印两国石油进口量较大且与所有的增长都存在叠加,将影响全球石油的供需格局。同时鉴于两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具有高度重叠性,印度未来能源需求的增加,将对中国境外获取石油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4月20日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建设研讨会透露,今后3-5年,山东省将建成6个2000万t级以上的煤炭储备配送基地,以保障山东能源需求,建立煤炭供应保障长效机制。山东省煤炭局初步研究考虑龙口、莱芜、诸城、齐河为第一批项目单位,条件成熟的时候在日照和菏泽这两个比较大的区域再建2个基地。  相似文献   
26.
《西部资源》2013,(3):37-37
蒙古国能源部部长索诺姆皮勒24日表示,该国未来将加强能源发展,在满足本国能源需求之后,力争成为能源出口国。  相似文献   
27.
陈侠仁 《地球》2011,(2):49-51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开发新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28.
洪涛 《河南地质》2011,(4):44-45
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必造成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大,而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使我国能源供需形势越来越严峻,充分开发利用替代能源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9.
《地理教学》2014,(11):63-63
正"2011年至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为2.23%,高于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数据1.9%;而同期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为1.97%,也高于国际能源署1.4%的数据。"今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课题组撰写的《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研究报告在北京公布。研究报告首席专家徐小杰研究员披露,中国的能源需求趋势将成为全球的最大变量。  相似文献   
30.
《地理教学》2006,(9):43-43
在深达数米的月壤中均匀地含有丰富的稀有气体原子,其中,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氦-3,因为相比目前正加速发展的利用氘和氚反应的热核聚变装置来说,用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比用氚作燃料具有更多的优点:反应产生的能量更大;反应主要产生高能质子而不是中子,可减少中子对反应装置的放射性损伤,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而从反应物本身而言,氚本身具有放射性,而氦-3则没有。全世界的年总发电量约需100多吨的氦-3,而月壤中的氦-3可供地球能源需求达万年。因此,开发月壤中蕴藏丰富的氦-3对人类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