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6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273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2823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刘德茂 《云南地质》1990,9(2):147-153
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区广泛出露一套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云南境内称昆阳群,四川境内为会理群。长期以来,对昆阳群的层序及其出露区的构造存在着众多分歧,久悬未决。 (一)用浊流沉积的原理认识昆阳群昆阳群研究一直拘守于传统沉积学模式,致使其成因理论背离地层实际。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1.复理式建造的挑战传统沉积之机械分异模式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反映客观的。然而,拿它去理解昆阳群,却经受着挑战。是什么沉积作用能在几至十几厘米厚度范围内使碎屑岩、碳酸盐岩、泥质岩出现周期性  相似文献   
143.
滇西南大勐龙群变质火山—沉积岩的时代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贤 《云南地质》1990,9(2):107-116
滇西南景洪县境内大勐龙群是一套变质的火山-沉积岩,出露于临沧-勐海花岗岩基之东侧,澜沧江大断裂西侧,厚度大于1000米。据变质岩的单矿物K-Ar年龄(581 Ma)和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176.7Ma),时代应为元古代。大勐龙群未出露全,中上部含多层变质磁铁矿(岩),应属前寒武系变质含铁建造。据岩石化学及同位素资料,大勐龙群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火山区,火山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系的特征。 (一)大勐龙群的地层层序临沧-勐海花岗岩基两侧分别出露不同特征的变质岩,西侧的称“澜沧群”,东侧的称  相似文献   
144.
鲁西地区泰山群地层划分及其原岩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进 《中国区域地质》1990,(2):140-146,156
  相似文献   
145.
熊耳群目前已成为一重要的含金地层,金矿床类型多样,包括构造蚀变岩型、煤破角砾岩型、石英脉型和铅-金矿型,各种类型金矿床均与构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本文讨论了江西弋阳港口盆地林山组中的植物化石群。根据其组份特征,可确定该地林山组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可与鄂西香溪组中下部的植物群对比。  相似文献   
150.
石牌河运动与“登封群”解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作为《东秦岭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规律》课题重要成果之一的“华北地台南缘的新发现(下元古界与太古界的不整合现象,石牌河运动/阜平运动)”报道在1986年5月16日的《中国地质报》上。同年6月13日该报第三版刊出付文宝的“对‘华北地台南缘新发现’的质疑”一文。现在课题研究已经完成,对该“质疑”作出回答,并将成果作一简要报道。 河南嵩山变质地体以其复杂的地质现象吸引众多地质学家。张伯声、张尔道、马杏垣等老一辈地质学家曾在此进行开创性研究,并将本区早前寒武变质地层分为上下两大套,上为下元古界嵩山群,下为太古界“登封群”,两者的分界线是嵩阳运动所造成的不整合。近年来,由于研究程度的加深,不同学者对“登封群”的性质、时代和地层细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