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养虾规模比较大的浅海、内湾,受虾池排污影响,出现了一些生态现象。例如,初级生产力提高,渔业资源量(特别是一些滤食性贝类)明显增长,养殖扇贝生长快,肥满度高,产量增加。由此人们有理由联想,鱼、虾、贝混养有可能很好地生长,而受虾池排污影响的浅海、内湾似乎更不应有问题。同时,  相似文献   
22.
23.
虾池长竹蛏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郑升阳 《台湾海峡》2001,20(Z1):57-59
本文作者于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期间,对幸福洋垦区虾池生长的长竹蛏进行了周年肥满度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竹蛏5~9月份较肥,肥满度在60%~80%之间,11月至翌年4月份较瘦,肥满度在55%~47%之间;根据肥满度的测定,长竹蛏的繁殖期为6~8月份.  相似文献   
24.
虾池水体的富营养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年产量1988年超过20×104t[1],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对虾养殖国.但自90年代以来虾池的水质和底质环境严重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频繁发生.这不仅对养殖业自身造成危害,而且还污染了周围的浅海水体,从而反过来又影响养殖业,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5.
病毒虾池底泥对对虾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3年全国暴发的对虾流行病,主要是由病毒病引起的,其传播速度之快,流行面之广,危害之大,前所未有①现已认识到,对虾病毒病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其中,虾池底泥是其传播途径之一。室内试验证实:病毒通过虾池底泥的传播.可使健康虾感染对虾肝胰腺小病毒病(HPV)②鉴于病毒可通过底泥传播、扩散,危害养虾业。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病毒传播,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并进而预防病毒的感染,是当前对虾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对虾对虾于1993年7月10日取自青岛流亭镇双埠…  相似文献   
26.
27.
邓烈志 《海洋科学》1989,13(3):63-64
目前国内对虾养殖事业正朝着大规格、低成本、高效益、多品种混养的方向发展。已见到有对虾、蛤仔;对虾、毛蚶;对虾、魁蚶;对虾、海湾扇贝;对虾、罗非鱼混养,以及在对虾池设置人工礁试养海参成功的报道。尚未见到在对虾池设置人工礁进行海洋生物多品种混养的报道。1988年7月15日至10月18日,笔者在山东省荣成市邱渔一虾场19号虾池投放人工礁,进行海洋生物多品种混养实验,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28.
虾池纳潮期日本刺沙蚕幼虫数量及其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1992年2月27日-5月30日在文登市高岛盐场养虾场,对日本刺沙蚕(卵、各期胚胎和幼虫)的纳潮数量和幼虫的沉降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养虾生产有意义的纳潮期有3个。3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12d,数量为(25-50)×103个/m3,主要组成是受精卵、各期胚胎和担轮幼虫。3月甲旬的满月潮持续7d,数量为(2-5)×103个/m3。4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8d,数量为(2-3.5)×103个/m3。纳潮量与潮汐关系密切,但与平均潮高无显著的相关。各潮期的纳潮数量比应是4:4:2。对16个纳潮虾池测试的平均沉降量为4492个/m2。据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日本刺沙蚕幼虫的沉降期可划为暂时沉降(5-6刚节)和变态沉降(7—10刚节)。出现暂时沉降(4月15日以后),便可执行纳潮后的排水等虾池早期管理。纳潮的定量监测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可用来指导虾池的纳潮。  相似文献   
29.
泥蚶 (TegillarcagranosaLinnaeus)俗称血蚶 ,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 ,也是山东南部沿海传统的名贵水产品。近几年来由于采捕失控 ,海区污染严重 ,泥蚶资源量急剧下降 ,许多内湾绝产。为恢复养殖生产和增加资源量 ,必须首先发展苗种生产 ,解决苗种问题。据王风岗1991年、田传远1996年、张晓燕1996年报道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已取得成功 ,但泥蚶苗的中间培育技术还很落后 ,成活率一直处在较低水平 ,严重制约了泥蚶养殖生产的发展。因此 ,作者于1997~1998年进行了泥蚶苗中间培育技术的研究 ,并取…  相似文献   
30.
虾池两种常用消毒剂对微绿球藻生长与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对虾疾病会打破生物间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 ,同时又抑制有益藻类的繁繁殖殖 ;;药药物物的的不不断断积积累累对对水水环环境境造造成成污污染染。。养养殖殖过过程程中中大大多多数数对对虾虾疾疾病病的的发发生生与与水水环环境境因因子子有有密密切切关关系系。。生生态态防防病病的的应应用用是是对对虾虾养养殖殖可可持持继继发发展展的的前前提提 ,,养养殖殖生生态态系系统统应应该该具具有有合合理理的的生生物物组组成成和和优优化化环环境境的的功功能能 ,,其其生生态态系系稳稳定定性性在在很很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