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杏林虾池综合养殖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在厦门市杏林虾池综合养殖系统进行水质(水温、透明度、比重、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无机磷、pH值、化学需氧量)和沉积物(有机质、硫化物)的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养殖系统的水质和沉积物的各项指标较稳定,基本上符合水产养殖的要求,实际生产效益也表明该虾池综合养殖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52.
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厦门地区虾塘引起赤潮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林元烧 《台湾海峡》1996,15(1):16-18
材料于1994年7月采自厦门及邻近地区对虾养殖池。塔玛亚历山大藻藻体细胞形态准圆形,长略大于宽。细胞和16-31μm,宽13-30μm。甲板排列公式为Ap,4',6″,6c,8s,其孢囊长椭圆形,长径22-26μm,短径18-22μm,表面光滑。采样期间虾池表层水温28-31℃,盐度15-31。  相似文献   
53.
敌百虫对虾池生物的毒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敌百虫对青岛大扁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和海洋原甲藻等4种海洋微藻及天津厚蟹、脊尾白虾和克氏纺锤水蚤等3种野生甲壳类 ,以及中国对虾、缢蛏和台湾红罗非鱼等3种养殖生物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敌百虫在低浓度下对海洋微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甚至有促进作用 ,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完全抑制海洋微藻的生长。各种海洋微藻对敌百虫的敏感性不同。对3种野生甲壳类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天津厚蟹LTD50(96h)为1.25×10-6;脊尾白虾LTD50(12h)为0.05×10-6;克氏纺锤水蚤LTD50 (48h)为0.063×10-6。敌百虫对3种养殖生物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中国对虾LTD50(48h)为0.060×10-6;缢蛏LTD50(72h)为18.79×10-6;台湾红罗非鱼LTD50(72h)为36.35×10-6。文中还对敌百虫作为对虾病毒病预防药物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2001年7月至10月,进行了有机降解菌制剂改良底质的实用实验,测定了底质有机污染指标:有机碳和总氮。结果显示,有机碳未出现积累,对照组与处理组差异显(P<0.001),有机降解菌降解有机碳效果显;总氮出现积累现象,处理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碳氮比在底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5.
黄骅虾池中叶绿素a浓度及其与赤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990-1992年对黄骅沿海虾池中叶绿素a含量的监测及其变化的研究,反映了3a来虾池中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及其特下,揭示了叶绿素a含量与赤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钟硕良 《海洋通报》1999,18(5):41-47
根据不同类型虾池的生态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虾池底泥间隙水中氨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硫化物、化学耗氧量和电极电位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其对虾池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来,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虾池养殖海水鱼以其设备、物资投入少,产出效益高渐被人们所认识。高档海水鱼一石鲽,以其肉质细嫩、口感好、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市场畅销等优点被广大养殖户所钟爱。现主要介绍虾池养殖石鲽的有关技术以供参考。 一、虾池的选择与处理 1.虾池选择 虾池以选择在靠近外海、夏季最高水温不超过29℃、水面以15亩~30亩较妥。水深要  相似文献   
58.
养虾池半精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养殖容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虾病的困扰 ,养虾业近几年来一直未见有较大的起色。人们也试验了各种不同的养虾模式 :混养[1]、地膜养虾[2]、地下卤水养虾[3]、充气养虾[4]、卤水淡化养虾、封闭式养虾[5 ,6]和高位池养虾[7]。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这些模式往往只适合于一定的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当具备某些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特定模式的养殖。实际上 ,虾病的大规模爆发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高产量造成的。高密度放苗和大量投饵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 ,养殖容量的…  相似文献   
59.
对虾养殖池生态环境的人工调控及其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人工调控对虾养殖池的水色、透明度、溶解氧和COD,建立了较稳定的对虾养殖生态体系,其特征为,生产力水平高,物质循环速度快,各项水质指标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较快。提出了人工调控虾池生态环境应维持稳定的浮游值群结构和数量为主要内容,同时,讨论了浮游值物群结构及数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日本刺沙蚕大规模移植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年11月—1992年5月在文登市高岛盐场总面积1665亩的30个虾池进行了日本刺沙蚕的移植研究,沙蚕的总投放量为1849/kg,每亩平均11.11kg。3月中旬测得的幼虫平均密度为20130个/m~3,4月中旬测得的定着幼虫和幼体的平均密度为3352个/m~2。对两次6组随机抽样总计1215条成体沙蚕测得的雌雄比为1:2。成熟雌体的平均怀卵量为24×10~4(±3.6×10~4)个,平均粒径为209(±3.7)μm。在移植沙蚕的虾池中,沙蚕幼虫定着的数量和生长发育的情况同自然纳潮虾池中的情况无任何差异。提出了两个简易的公式,以便计算对虾生长盛期为保持一定数量的沙蚕密度每亩所需投放的沙蚕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