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信息集锦     
8月7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局长杨璐一行到西宁市就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情况进行督导。督导组听取了西宁市政府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查处进展情况汇报,并实地勘察了违法用地重点现场。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省西宁市为研究对象,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构建西宁市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技术,对西宁市2015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西宁市耕地质量时空分布和土壤养分特征,探究西宁市耕地质量现状。结果表明:(1)2015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平均等级分别为6.74和6.33,4 a间提升0.41,耕地质量等级总体提升主要来自三、四、五、七等地,其中高、中等地总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2018年较2015年增加1.49%。(2)4 a间的耕地质量等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高、中等地主要集中在中部的湟中区及北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简称大通县),低等地主要分布在边缘靠山区及海拔较高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耕地主要来自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3)相较2015年,2018年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其中有效磷含量评价等级上升。研究结果对西宁市全域范围内耕地质量展开综合评价,其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该地区当前耕地质量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7月12日.西宁市公物拍卖中心对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三岔煤矿区大河一、三矿段采矿权整体公开拍卖成功。经陕西、山西等地三家客商报名竞买,最终,西安市东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1120万元竞得此采矿权。这是青海省近年来大力建设“两权”市场,以招标、拍卖等方式有偿出让采矿权、探矿权所取得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及时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监控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在大范围内细致地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违法案件的发生,控制可疑建设和查处违法用地,是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管理,切实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手段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青海国土经略》2007,(6):49-49
2007年12月11日,国家测绘局在青海省西宁市主持召开了西宁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项目设计书专家评审会,国家测绘局国土司副司长武文忠,青海省测绘局局长杨俊  相似文献   
16.
健康中国战略下,积极应对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和医疗等相关设施,成为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很少关注西北城市的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养老资源错位的现象。本研究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18年西宁市公安局各街镇人口数据和兴趣点(POI)数据,选用老年人口系数、赡养率、增长率和地理集中率四个指标,利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模型、核密度函数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对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及养老资源(医疗资源、老年设施)空间错位现象进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1)9年间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步入老年型社会。(2)通过老龄化综合指数可知:主城区外围街镇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大于城区中心的街道,其中小桥街道、朝阳街道、马坊街道与乐家湾镇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2018年综合老龄化指数增长速度超过中心城区街道,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程度已从中心街道向外围街镇扩散。(3)通过空间错位指数计算可得知:城中区的养老资源数量充足但过于集中,城北区的养老资源分布合理但是数量较少,行政区之间的养老资源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较大空间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回族居民群体特征出发,基于时间地理学的视角理解其时空间行为,提出少数民族行为的行为选择与制约效应框架,并以西宁市回族居民为例,从微观行为视角解读少数民族的城市时空间行为与特征。结果表明:(1)回族居民受工作活动制约相对较弱,活动时间安排上自主性更强,活动具有丰富性、细碎性的特点;(2)回族居民活动空间范围存在局限性,出行需求相对较低;(3)宗教活动对回族居民时空间行为存在制约。  相似文献   
1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控形势,自4月14日晚西宁市主要城区实行静态管理、4月15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系统干部职工在严格按照厅系统的相关部署要求,做好各单位及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根据省市州区及街道办事处、社区的要求和号召,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彰显了自然资源人的担当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9月29日,西宁市国土资源系统举行“同唱一首歌,喜迎十八大”文艺汇演活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汇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度“双节”,共同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反映国情、国力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是区域研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与区域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也是保证规划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的关键性前提。以西宁市2000-2011年历年总人口为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及GM(1,1)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1)模型均通过模型精度检验且精度较高,GM(1,1)模型拟合度最高,均误差达到0.004%,马尔萨斯模型拟合度最低,为-1.440 8%;(2)分析模型预测精度差异产生原因及适用性,表明深入、准确地分析样本数据特征,恰当选择分析方法对于控制人口预测精度尤为重要。由于西宁市2000-2011年人口样本数据在2005及2009年数据存在波动性,破坏了其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马尔萨斯模型的拟合度,导致在4种模型中,Logistic及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而GM(1,1)模预测精度最高,所以采用GM(1,1)模型进行西宁市人口预测,得到西宁市人口预测的最终结果:2012年西宁市总人口将达到225.89×104人,2015年将达到233.39×104人,2020年将达到246.37×104人。从结果看,未来9 a西宁市人口将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但随着时间推进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