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松散沉积物是覆盖层的主要物质存在形式,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对覆盖层调查的深度与精度不断提高,能否实现对松散沉积物的精准、原位无污染取样是制约后续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锡林郭勒盟-通辽地区钻探调查实践,将绳索取心钻进工艺、超前取心技术与成膜护壁冲洗液技术相结合,提高孔壁稳定性和松散岩心完整性,解决制约厚覆盖层调查钻探取样技术难点,可为相关领域松散沉积物调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Yang  B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60-161
岩溶覆盖层坍塌是天然力或人类活动引起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灾难性坍塌通常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矿山排水,挖掘坑道,过量开采岩溶水引起水位大幅度下降或急剧上升,频繁而剧烈的振动等,都能引起大规模的坍塌。岩溶覆盖层的坍塌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覆盖层之下的是基岩有岩溶发育,岩溶形成的溶蚀洞厅系统上都是开启的;其次,覆盖层是松散沉积物或象土壤、砂或砾石的堆积物;第三,地下水位频繁变化且发生在基岩和覆盖层界面附近。当岩溶区的岩石、土壤、水和空气的天然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很可能发生坍塌,就  相似文献   
14.
南山坪古油藏的形成及其破坏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元芳  丰勇 《矿产与地质》2005,19(3):296-298
南山坪古油藏以南山坪背斜(圈闭)为依托,油藏的形成、破坏与背斜(圈闭)的形成及演化息息相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南山坪背斜的雏形,与之对应的是最初的油藏形成;南山坪背斜在印支运动得到加强,形成构造圈闭,与之对应的是原油藏裂解生气及烃源岩进入生气阶段,形成气藏及部分沥青。之后的燕山运动Ⅱ幕使得南山坪背斜(圈闭)被褶皱和断层复杂化,形成由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断裂,其上覆盖层抬升、剥蚀,原油藏彻底破坏,成为古油藏。分析认为,南山坪古油藏的破坏因素主要是印支期的热裂解和燕山运动Ⅱ幕的构造抬升、剥蚀,且后者更为主导因素。比较南山坪古油藏、余杭泰山古油藏及威远气藏,力图寻找其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为中国南方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圆弧形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对入射平面SV波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表面具有覆盖层的圆弧形凹陷地形对入射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一个解析解,并利用该解分析了不同深宽比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刚度和厚度对入射SV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的存在,即使厚度很薄,也会显著增加对入射SV波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可达到单一凹陷地形的2.5倍以上.覆盖层刚度和厚度的变化对入射平面SV波也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判定场地类别是岩土工程勘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科学地确定场地类别可以用来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判定场地类别的方法目前主要依据规范法进行。在按规范法进行判定场地类别时,由于场地沉积土层的差异、建筑物基础埋深的不同或采用基础型式的不同、场地标高的不同,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对这些矛盾提出了初步解决的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及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磁激发极化法探矿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磁激发极化法当前存在的几个探矿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某些著作中的错误及不完善之点,提出了作者的观点,给出了新的理论公式和异常剖面曲线以及某些条件下的室内模型实验结果和野外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18.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的特点,在三维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从稳定、变形、防渗体安全等方面,对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长河坝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坝坡稳定性、地震残余变形、液化可能性、单元抗震安全性、防渗心墙及坝基防渗墙安全等多角度的评价结果,初步认为,长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50~0.55g。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对西部各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钻孔资料揭露我国西南地区各流域普遍存在河谷深切和深厚覆盖的特殊现象。河谷深切和深厚覆盖层的存在,不仅大大增加了西南地区各流域水电开发的难度,同时也诞生出一系列新的科学问题。本文以梯级水电站较密集、河床勘探资料相对较丰富的大渡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整理该流域河床钻探资料,对该流域河谷深厚覆盖层的分布特征、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形成时间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总结,并对其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除局部地段受构造隆升(大岗山、下尔呷)或构造断陷(冶勒)的影响外,大渡河流域95%的河段其河谷覆盖层厚度大于30m,河谷深切和深厚覆盖具有流域性、区域性特点。河谷覆盖层是由一套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类型的沉积物相互迭置的结果,由表及里宏观上可分为3层: 表层为现代河流相堆积;  中间主要为以冰水、崩积、坡积、堰塞堆积与冲积混合为主的加积层,厚度相对较大;  底部主要为古河床的冲积、冰水漂卵砾石层。覆盖层的形成时代一般在1~3万年前,基本与地质历史上末次冰期及冰消期时间相对应。为了更好地解释河谷深切和深厚覆盖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引起河谷深切和深厚覆盖的观点: 冰期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会引起区域性基准面大幅下降,河流比降加大,由此引起强烈下切,形成深切河谷;  冰后期海平面大幅回升,区域性基准面将大幅抬升,河流纵比降减小,水流的携砂能力减弱,冰期河谷深切所形成的固体物质开始大量沉积,并由此形成深厚覆盖层。  相似文献   
20.
罗永贵  王红阳  刘建华 《探矿工程》2014,41(1):27-29,32
针对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厚覆盖层钻孔施工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从钻进方法、钻孔结构、泥浆护壁、工艺措施等方面,研究出解决厚覆盖层钻孔绳索取心钻进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在生产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技术难点问题,并取得了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