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31.
一种面向现代GPU的大规模地形渲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形数据均匀地划分为分页,通过基于视点的预加载方法和分页缓冲池管理技术实现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调度.沿用LOD算法基本思想,将已加载的分页再划分为若干个分块,以分块为单位进行批量渲染,并把不同细节等级分块之间的裂缝处理提前至预处理阶段进行,减少CPU的实时运算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使CPU与GPU之间更协调的工作,实现了大规模三维地形的高效渲染.  相似文献   
732.
依据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实际,提出了三级动态车辆调度模型。这种模型逐级缩小搜索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的工作量,节省了计算的规模和时间。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使用相关的软件将试验结果进行了显示。  相似文献   
733.
重庆主城区河段河道泥沙冲淤事关防洪、航运及码头作业等,是三峡水库泥沙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依据原型观测资料,以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前后河段的泥沙冲淤规律为基础,结合河床组成分析和一维数学模型,计算提出河段悬移质泥沙走沙基本条件,并应用于减淤调度实践中.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至2012年重庆...  相似文献   
734.
范俞茹  刘玉亭 《热带地理》2022,42(8):1335-1348
以广州ZX镇为例,基于2010—2019年农地流转数据,总结农地流转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镇级特征数据测度镇域10年农地生产效率,对生产效率及农地流转率、农地流转空间集聚度的协调关系进行耦合分析,并提出ZX镇农地流转空间格局优化建议。结果发现:1) ZX镇农地流转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总体格局呈集聚态势且不断增强,阶段性特征明显;聚类空间地域差异性显著,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流转集聚高值区逐渐形成。2)镇域农地生产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与农地流转率、农地流转空间集聚度的耦合协调态势由拮抗失调趋于稳定协调,高水平流转率、流转空间高集聚度状态下生产效率的增幅作用凸显。3)结合生产效率模型的优化方案与流转格局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生产效率导向下的农地流转空间格局综合优化策略,即以效率产出为导向,增强高值区流转集聚效应,培育特色农业种植,促进农业高端产业升级;扩张一般区流转密度,整合农地资源,借力发展休闲旅游空间;稳固低值区流转规模,探索新型产销模式,拓展非物质供给功能。  相似文献   
735.
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运行效益,在湖泊单向运行方式基础上,提出了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以受水区综合缺水率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2种湖泊运行方式下“湖泊-闸泵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9种湖泊来水情景全面分析了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湖泊单向运行方式,在受水区综合缺水率相同时,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有效减少了泵站抽水总能耗;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提升了骆马湖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骆马湖丰水年而洪泽湖丰水、平水、枯水年情景下,骆马湖水资源利用量分别提高了28.6%、36.1%和30.0%,弃水量分别下降了47.2%、42.4%和65.9%;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有效减少了洪泽湖和骆马湖区间泵站的抽水量,通过充分利用沿线湖泊的调蓄能力,保障了两湖水位的安全合理运行。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科学调度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36.
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黄河的调水调沙通常都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泥沙与淡水输入到黄河口海域,使得该区域成为水文要素特征和地貌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根据2020年大量的水文实测和地形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海域温度、盐度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水下地形冲淤演变特征,探讨了黄河入海水沙对黄河口海域盐度分布和水下地形的影响。研究发现,2020年黄河水量调度极大改变了河口盐度及其分布,低流量时期盐度整体较高,低盐区分布范围有限;高流量时期盐度显著降低,低盐区水体范围明显扩大,满足了河口环境水流需求。黄河口海域2019-2021年整体呈淤积状态,现行河口区出现淤积,而孤东近岸、老河口区及离岸较深的海域呈冲刷状态,入海泥沙情势的变化对河口及毗邻海域的冲淤特征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7.
采用熵值法构建城市人口与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基于2008—2017年统计数据,对环维多利亚湖三个国家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人口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湖国家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大多呈递增趋势,乌干达基础设施水平波动下降,但变幅不大。三个国家人口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多数时间内要高于基础设施发展综合指数,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向中级耦合协调转变,但两大系统的匹配程度仍较低。综合三个国家的指标障碍度排序为X9>X2>(X10/X6/X7)>(X4/X3)>(X8/X1/X11)>X5,医疗水平是制约三个国家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非洲国家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与人口匹配现状,为城市化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8.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的电网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这样一来,作为基础的电力产业的电力系统就需要进行改进和提高,从而担负起电网的全面管理的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如何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信息共享,在系统之间更加有效地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一体化,信息化下的电力调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39.
基于201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演进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双链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1年,我国制造业双链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我国制造业双链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可以促进双链协调发展,但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对双链协调发展存在抑制作用。最后,从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要素共享平台和构建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40.
协调好湟水流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湟水流域西宁段7县区2010—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Super-Undesirable SBM模型和扩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产业结构升级、生态效率提升及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算评价,并借助坐标分类法对路径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样本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提升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且呈现出“中心凸出、两边薄弱”的空间分布。(2)样本区内各县区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显著,且大部分处于过渡耦合阶段,弹性较弱。(3)产业结构升级固化是该区域耦合协调水平较低的主要制约;耦合路径发展中应重点关注“双低”类型区域,同时避免陷入“低水平协调”陷阱。最后从内部突破资源约束与外部实现制度均衡分配2个维度提出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湟水流域西宁段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