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运用MODTRAN大气模型和通道光谱响应函数对2003年10月7日过境广西北海市的ASTER数据进行大气校正,从Planck公式和热辐射传输方程出发实现了地表温度的反演,采用ASTER VNIR和SWIR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湿度指数(NDWI),并分析了5个TIR通道地表温度、地表温度与NDVI、地表温度与NDWI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5个TIR通道的地表温度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且与实测气温基本相符;地表温度与NDVI、NDWI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利用ASTER数据进行城市热环境效应定量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46年汕头夏秋季500 hPa高度变化及其与粤东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0  
曾侠  张江勇  肖军 《广东气象》2007,29(2):21-23
分析汕头气象站探空资料1960~2005年500 hPa高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夏秋季的高度变化存在年代际尺度的气候变化,转折年出现于1976/1977年。汕头的500 hPa高度变化和西太平洋副高、南海高压变化有密切关系,也受ENSO影响。汕头的500 hPa高度变化与粤东地区夏秋季降水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索马里急流和105°E越赤道气流变化的异同及它们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强度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突变时间及周期都明显不同;两者的年际变化在某些年代显示出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索马里急流与亚洲夏季风的南亚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105°E越赤道气流仅与南海夏季风关系密切;两支越赤道气流对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城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MODIS资料研究了2004年4月南京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合地表覆盖类型分析了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温度(ts)、地表反照率(α)的城乡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南京城区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平均ts比乡村高约10.83%;城市NDVI和α分别比乡村低约为62%和18.75%;NDVI与t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而NDVI与α之间关系与波段有关;城乡植被覆盖差异是造成UHI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地表反照率.  相似文献   
15.
首先研究了天然气AVO技术的岩石物理基础--Gassmann方程和Biot理论(以下统称为"Gassmann-Biot理论")--对煤层气AVO技术的适用性.根据该理论创始人在建立其理论时的假设条件、煤层气储层的双相孔隙特征、煤层气的双相赋存特征,本文推理认为,由于煤层气储层的基质型孔隙体系的连通性差,裂隙性孔隙在宏观上是非均质的,并且是各向异性的,因此,总体上来说,Gassmann-Biot理论不完全适用于煤层气储层.特别地,当煤层的水饱和状态保持不变而煤层的含气量变化时,因为煤层中孔(裂)隙中流体的体积压缩模量不变或基本不变,即使煤层的弹性参数发生变化,Gassmann-Biot理论也不可能预测其变化趋势.因此,天然气AVO技术的岩石物理基础完全地不适用于水饱和煤层气储层.研究发现,煤层气储层含气量与其密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含气量高,密度小、纵波速度小、横波速度小;含气量低,密度大、纵波速度大、横波速度大.但是,这些负相关关系不是现有岩石物理理论能够预测或能够解释的.依据煤层气地质学理论以及负相关关系与现有岩石物理理论的一致性,本文提供了对某勘探区A号煤层含气量与其密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之间负相关关系的解释,并认为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与其弹性参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能是这类储层内在的固有的规律性的关系.本文证明含气量与其密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之间负相关关系可以作为煤层气AVO技术的岩石物理基础,建立了AVO异常与煤层气储层"甜点(即富集高渗部位)"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使用AVO异常探测煤层气富集高渗部位.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质残体雨季和干季的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并对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与木质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了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树干表层木质残体雨季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树干内层和洞内的(p<0.05),干季三个部位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存在季节差异,在树干表层和洞内雨季的含水量和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干季的(p<0.05),而在树干内层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部位木质残体密度与呼吸速率在雨季显著负相关(p<0.01),三个部位的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在雨季和干季都显著正相关(p<0.01);木质残体的温度系数(Q10)大小顺序为:洞内(2.08)>树干表层(2.01)>树干内层(1.73),树洞内部木质残体对温度响应最敏感.哀牢山地区干季空心树木质残体较低的含水量和全年温凉的气候条件可能成为该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质残体分解重要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天气,筛选了1948年-2006年西南地区7、8月日平均气温持续3天及其以上高于25.5℃的高温时段,分析了西南地区高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温时段出现得更频繁,尤其在2006年西南地区夏季月平均气温持续偏高、高温出现时间早、高温影响范围广、高温日数异常偏多.分析了西南地区盛夏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并进行了滤波,发现西南地区的气温有20年左右的周期,2006年处于波峰.还分析了影响西南地区异常高温的因素,副热带高压的脊线西升、北抬导致了西南地区异常高.温的产生.大陆高压中心位置比平均偏东偏北亦是造成西南地区高温的原因.另外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与西南地区异常增温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分析高温前冬季和春季积雪分布,发现二者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春季积雪异常对西南高温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日全食对地球重力场的影响,处理和分析了武汉九峰国家重力基准点的GWR超导重力仪和gPhone弹簧重力仪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超导重力仪的观测数据与气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3台弹簧重力仪残差时间序列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噪声水平在其正常精度范围之内;超导重力仪和弹簧重力仪在日全食发生期间均未观测到重力场的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放牧和围封下霸王灌丛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对阿拉善退化荒漠草地恢复过程中霸王灌丛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霸王灌丛对土壤的C、N、P有明显的富集,灌丛下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cm土层,而灌丛根部对10~20cm的土层也有影响。(2)放牧和围封显著影响着霸王灌丛根部和灌丛下的土壤肥力,土壤有机C、全N、全P均为围封6a>围封2a>自由放牧,pH值为围封6a<围封2a<自由放牧;放牧和围封也显著影响着灌丛根部和灌丛下的土壤养分富集率,土壤有机C、全N、全P的富集率均为围封6a>围封2a>自由放牧。(3)霸王灌丛生物量与灌丛根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灌丛间地的土壤有机C、全N、全P和pH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消除青藏高原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呈负相关关系所引起的假异常,提出了均衡校正和残余负相关校正相结合的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正方法,并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了处理,效果明显,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