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71.
长江中游的泥沙淤积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江上游年产泥沙5.12×108 t, 经宜昌输入中游, 长江中游干流及各支流年产沙约 0.80×108 t. 这两部分中约1.24×108 t沉积于中游河湖中, 4.68×108 t经大通输入下游, 沉淤于河道及长江三角洲或入海. 长江中游的泥沙, 总体是淤大于冲, 但是冲淤的地理分布、时间段分布和河床断面分布不均衡. 长江干流的宜昌-城陵矶段、九江-大通段冲大于淤或冲淤平衡. 淤积主要发生在长江干流以武汉为中心的螺山-武汉-黄石段以及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 即使在主要淤积江段, 也有局部时段和江段以冲刷为主. 主泓所在的河槽以冲刷为主, 而河道两侧或河道之间的洲滩, 则以淤为主, 形成高而平的漫滩, 往往被人为改造成圩垸. 荆江以北的江汉平原因有大堤从长江隔开, 只有汉水少量泥沙供应, 冲淤量很小, 再加上构造沉降的累计效应, 其地面高程绝大部分低于干流洲滩数米. 螺山-武汉-黄石段的淤积导致该段及以上江段洪水位抬高. 干流断面冲槽淤滩使长江中游河道的典型形态呈深河谷、高漫滩, 靠干堤保护堤内平原. 这种断面在洪水时成为在同等水量下, 水位不断抬高的原因. 高水位要高堤防来防堵, 这就增加了堤防压力、水头压力, 容易导致管涌、渗漏等险情. 堤外滩及洪水位与构造沉降的堤内平原间的高差不断增大. 三峡工程建成后, 水库拦沙及中游河道冲深, 可使同流量下水位大幅度降低, 但城陵矶-武汉段冲刷量很小, 不能解决该段及以下江段的泥沙淤积问题, 因此江汉平原因相对于洪水位地势过低而造成的洪涝灾害及相关环境问题, 仍将是中游长远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72.
73.
冀康平 《盐湖研究》2007,15(4):27-31
在柴达木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的"废料"不废,如果将这些废料与其它矿产资源相互衔接,就可配置形成一系列产业链。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对资源开发中"废料"资源化再利用进行了循环经济分析。并提出了各种资源开发的"废料"相互衔接和再利用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74.
蔡鹤生  叶敏 《地球科学》2000,25(5):522-525
经深入研究, 确定华北制药厂丙丁废醪厌氧-好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白色结晶物为磷酸铵镁, 其堵塞管道, 影响生产.从理论和工艺技术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解决途径, 由此, 不仅可以克服堵塞管道的弊端, 而且可以使其得到有效利用, 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75.
为实现煤矸石的高附加值化利用与大宗化利用的统一,通过采集华丰煤矿的不同类别煤矸石,利用XRD、XRF、SEM-EDS及工业分析法进行煤矸石理化特征及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丰煤矸石的水分较低,洗矸的挥发分和热值均比其余矸石矸高,热值达3 575 kJ/kg;洗矸、存矸和红矸的矿物组成以石英、黏土矿物为主,大矸的方解石含量占比高,存矸的矿物组成最复杂;洗矸和大矸呈层状和块状结构,存矸和红矸呈土状结构,化学成分主要以SiO2、Al2O3及Fe2O3为主,酸碱比为3.9~6.1,Se和Ga在煤矸石中高度富集;通过三级破碎筛分,粗煤、石和“土”的产率分别为9.65%、65.64%和24.70%,分离出精煤1.75%、机制砂65.64%、高岭土15.59%和尾渣17.02%,实现煤矸石的分级分质全组分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6.
针对华昱矿区面临的生产、生活用水匮乏,水资源复用率低,严重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将矿井水资源纳入区域水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利用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通过对五家沟煤矿、元宝湾煤矿和南阳坡煤矿22组矿井水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确定了区内矿井水的水质类型,将总硬度、氟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总铁和矿化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水质评价模糊综合矩阵对区内矿井水水质进行评价。根据区内煤矿自身涌水和生产用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多井联动调配+井上下协同净化+分质供水+梯级利用+全复用”的水处理新模式。结果表明,区内矿井水为含悬浮物和高矿化度矿井水,矿井水水质级别为Ⅴ级,水质极差水样有20组,该类水样占比为90.90%,经深度处理后产水水质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Ⅰ类标准,水资源利用新模式实施后,满足了各矿井不同用水的供水需求,实现了煤矿间的多井联动调配和零排放。  相似文献   
77.
董傲  蔡春尔  何培民 《海洋科学》2024,48(3):103-111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 PH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酯材料, 主要由微生物在一定的胁迫条件下产生, 具有较多的单体结构, 由于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深入, 但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在生物塑料行业的应用进展缓慢, 而以废料作为微生物碳源进行生产的方式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大型海藻养殖量逐年上升, 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等生物质资源, 对其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食品、医药、饲料、新能源等领域, 目前仅在海藻饲料和海藻肥领域实现了工业化, 对其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仍然需要不断地研究创新, 使海藻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了引入庞大的海藻资源进行PHA的生产, 降低其生产成本, 促进其在生物塑料行业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PHA近年来在生产工艺研究上的进展情况, 阐明了微藻生物合成PHA及大型海藻作为PHA生产的碳源的可行性, 并评估了海藻资源作为碳源开发的优劣, 为将来黄海绿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为探求小海岛固体废弃物合理的处理方式,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对我国南海海岛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国内外小海岛固废的产生特点为夏秋季节总产量高于冬春季节、日人均产量高于大陆地区、组分以有机垃圾和可燃垃圾为主,处理方式以全部岛内填埋、全部岛外处理和岛内外协同处理为主。针对小海岛的环境特点,探讨出近距离小海岛"岛内生化+岛外焚烧、回收利用"和中远距离海岛"岛内生化+岛内焚烧"的固废处置模式,以期为我国小海岛合理开发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中部地区人才的资源化开发及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才是第一资源概念出发,较详细的论述了人才资源属性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加快人才资源化开发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强化人才资源化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则是实现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大区和经济大区走向人才资源强区和经济强区的必须过程.最后对区域人才资源化的机制和体制创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  相似文献   
80.
杨天恩 《地球》2013,(5):93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在冶金过程中,冶炼渣必须保证86%的综合利用率,所以,本文中根据我国的冶金工业的固废利用现状,提出了加大冶金固体固废的资源化处理研究,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冶金固废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