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991篇
测绘学   278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2561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4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东秦岭造山带两类元古宙地壳基底及其地壳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继锋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6,21(5):470-480
通过研究南秦岭地区陡岭群、武当群和北秦岭地区秦岭群的变质基性岩等的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出东秦岭造山带分布有两种性质及不同归属的元古宙地壳,指出中、古元古代时可能一个统一的地壳基底;南秦岭的中、古元古代地壳是在扬子陆地基底上通过岛弧的侧向加积形成和,北秦岭元古宙地壳则可能垂向增生于一个富入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具古洋壳幔性质的微地块之上,研究还表明陡岭群不是北秦岭地区的秦岭群,而应属于南秦  相似文献   
92.
尖晶石角闪橄榄二辉岩及角闪二辉岩等超镁铁质变质岩与高压麻粒岩伴生,分布于宣化太古代高级地体中。其中典型的粒状镶嵌变晶结构、变余交代结构及矿物化学特征表嵜鳎醚沂翘胖娼淮蒯Q以诼榱Q蚁嗵跫轮亟峋У牟铮陬丫律潦案活呀鹪颇傅慕淮讨校停绫淮罅苛苈顺鋈ィ疲濉保校遥牛牛危獾炔幌嗳菰馗叨雀患K呛芸赡艽砹嘶钡靥ū痹堤胖娴目轻9却  相似文献   
93.
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系Th/Hf—Ta/Hf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Th/Hf-Ta/Hf关系判别岩浆岩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岩浆岩系的Th、Ta、Hf特征,提出了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的Th/Hf—Ta/Hf判别标志:Th/Ta=1.8~4.0,Ta/Hf>0.1。  相似文献   
94.
天山东段尾亚地区白尖山超单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石炭世白尖山超单元横亘于尾亚站东西两侧,沙泉子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研究区长50余千米,宽3~6km)。它是北部觉洛塔格早石炭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与其南(以沙泉子断裂为界)卡瓦布拉克古陆块汇聚事件的产物。这次事件导致沿卡瓦布拉克地块北缘成线状分布的巨大岩基链的形成,即该带事实上成为一个活动陆缘弧──白尖山岩浆弧(白尖山超单元)。根据各岩石单元的接触关系,白尖山超单元由早至晚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从沙泉子断裂向南,大体上反映出偏基性的石英闪长岩单元偏北侧分布,钾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单元偏南分布,表现出当时碰撞带的特性。由于晚石炭世末受到韧性剪切作用,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初糜棱岩—超糜棱岩的花岗质岩石,宏观上似具片麻状构造。无论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来看,均具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白尖山超单元侵入于含早石炭世动物化石的卡拉火大山组中,被二叠纪尾亚超单元组合(原尾亚岩体)侵入,测定U—Pb同位素年龄为338.4Ma及325.24Ma,从而确定白尖山超单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95.
德国KTB超深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97.
98.
碱性岩的概念及其分类命名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碱性岩是根据化学成分判别碱性程度属于碱性和强碱性的岩浆岩,像非碱性岩一样,碱性岩也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碱性岩。笔者拟定了基性碱性岩的种属划分方案,并在前人方案的基础上,对超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岩的种属划分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99.
从超孔隙流体压力、粘土膜、有利的岩石组构、烃类侵位等方面介绍了深部高孔渗储集岩发育的有利条件;综述了深部储层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目前主要从经验预测和化学反应模型两个方面来确定深部砂体的储集性能,相应的分析测试手段包括成岩场、流体动力学、生烃史、精细埋藏史、图像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深部储层的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在1:5万区调填图中,应用岩石谱系单位的理论、方法、将著名的锥子山复式深成杂岩体进行了解体。建立了黄土坎超单元,南大天超单元,焦家沟超单元和围场超单元,构成锥子山超单元组合。并从岩体内部组构,变形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提出了岩体就位的底辟机制,破火山口塌陷机制及岩墙扩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