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测绘学   45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最远究竟到哪里?是非洲东海岸,澳洲,大西还是美洲?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至今还没有定论。记者就此问题 采访了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鉴秋。  相似文献   
32.
李军  张文 《地图》2002,(4):16-22
今年3月,英国64岁的退休潜艇指挥官孟席斯提出中国人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新大陆。尽管其推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无疑让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33.
常茜茜 《地图》2019,(1):138-139
13世纪晚期,指南针已经从中国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演化为航海罗盘,同时普及在航行用途方面。这使得确定航向变得容易,欧洲人可以深入大海腹地而不再仅仅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由此,便于发挥航海罗盘优势的波特兰航海图应运而生。不同于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期的观念性地图,波特兰航海图首先强调实用性,其原因是为了在辽阔无常的大海中为水手导航。  相似文献   
34.
龚缨晏 《地图》2006,(5):106-109
《1450年加泰罗尼亚世界地图》色彩鲜艳,海洋为蓝色或绿色,河流为蓝色,山脉则为绿色或褐色,而整幅地图的周边都被画成蓝色。陆地上画着城堡、帐篷、马匹等动物,还用不同的旗帜或徽章来表示不同的国家。  相似文献   
35.
明代,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朱思本地图系统经过罗洪先得以光大;为了预防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和倭寇对沿海的扰掠,明代出现九边图、海防图等。在明代还有影响中国地图发展的两件制图大事,一是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七次驶离国土,往返于大明国与西亚与非洲之间,航行的实践中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航海图,使中国第一次有了系统的远洋航海图。  相似文献   
36.
陈阳  彭认灿  董箭  陈轶  李彬彬 《测绘科学》2021,46(11):141-146
针对电子航海图(ENC)在应用过程中适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电子航海图特征点和角度的零水印算法.采用道格拉斯普克(D-P)算法提取电子航海图要素中的特征点;设计一种基于参考点同心圆的均匀分组方法,并通过对特征点点位坐标作相应的预处理,即将以经纬度表示的点位坐标转化为极坐标表示;在每个分组内按照设定的次序比较相邻特征点之间的角度,将大于等于角度均值的记为1、否则记为0,从而得到每组的特征序列;将该特征序列与Arnold置乱加密后的QR码水印图像进行异或操作,构造得到电子航海图零水印图像.由于该算法既可保证电子航海图要素的完整性,又不对其数据作任何修改,能很好解决传统水印算法中存在的不可感知性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对常见的几何攻击、增删点和裁剪等数据编辑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抗精度约减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37.
水深表面产品规范S-102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102是基于通用海道数据模型S-100建立的关于水深表面数据产品的规范,对水深表面产品规范标准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S-102的总体结构及其在数据模式、数据编码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对该领域的相关影响,并提出了关于S-102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郑和航海图     
孙果清 《地图》2011,(2):130-131
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所绘包括亚、非两洲在内的航海图。郑和,本姓马,字三保,深受永乐皇帝赏识。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依最后一次远航路线为依据,编制了这幅航海图。此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国》,后多省称《郑和航海图》。  相似文献   
39.
40.
海洋——人类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战略性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们人类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然而,在我们很大的一部分国民的心目中,它不过就是淼淼大水,滔滔巨浪,浩浩烟波。一谈到大海,充其量也就是味美的海鲜,迷人的风景,仅此而已。有多少人知道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其意义?倒是最近印度洋的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