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带金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大明山-大瑶山构造-岩浆隆起带的系统观测,获得了各区域地质体金银成矿元素的初始丰度,文章利用最近完成的区域内各1:5万区调地层剖面数据并补充实测的若干区域地化剖面数据,给出了区域基岩地球化学场及其结构的基本面貌,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金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2.
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新昌拨茅白垩纪火山盆地千官岭金银矿区深部隐伏矿体作了立体评价,指出了千官岭矿区具有2个成矿构造层;预测了深部隐伏矿体的可能位置;提出了在火山洼地中找矿,应注意在不同火山构造层中寻找不同类型矿床的观点,初步形成了陆缘火山盆地中金银矿床立体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3.
湘东某铁帽型金银矿床,位于某多金属矿床中部,受一压扭性走向断裂及潜水面控制.主矿体赋存在印支期花岗班岩与下石炭统大塘阶页岩或砾岩的接触面上。矿区处于亚热带潮湿气候的低山丘陵区,氧化带比较发育,矿区中部氧化带深度较大。含金银的硫化矿体经风化剥蚀裸露地表,一些元素淋漓、迁移、流失,另一些元素残余富集,金、银极其稳定,附着在铁矿物的裂隙、空洞、晶隙中,或被吸附在粘土矿物表面,形成金银矿体。  相似文献   
44.
朱原峰  董戈  刘茜  盛雪芬  魏海珍 《地球科学》2021,46(12):4390-4404
系统梳理了放射性Pd-Ag体系银同位素在行星科学中的发展概况以及稳定银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示踪和金银矿床中的研究进展.在太阳星云以及行星核的形成过程中,由于107Ag可由107Pd经β衰变产生,而挥发性元素的耗散又会造成早期Pd/Ag的分异,使得Pd-Ag同位素体系可以用于早期太阳系的活动历史研究,例如定义行星核的形成、限定行星形成时代.在稳定银同位素体系中,已探明银同位素组成(δ109Ag)变化范围为-1.0‰~+2.3‰.稳定银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环境的样品中具有类似于“指纹”特性,可用于确定污染物来源,追溯污染物环境过程,还原真实的环境系统.在金银矿床研究中,具有显著变化的银同位素组成使其在贵金属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机制上具有直接的应用意义.目前银同位素在解答行星科学及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例如放射性Pd-Ag体系中太阳系初期107Pd/108Pd比值的精确限定、环境及矿床中银迁移沉积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复杂耦合同位素分馏机制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45.
甘肃北山花牛山金银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牛山金银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塔敦煌地块北缘花牛山-黑山-双鹰山早古生代陆缘裂谷带中。矿体赋存于蓟县纪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接触带和奥陶纪花牛山群中基性火山岩-沉积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矿体多呈似层状,次为扁豆状、透镜体状,少量为囊状、柱状等。围岩蚀变以铁白云石化为主,普遍见角岩化、矽卡岩化。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铅具有多源特点,来源于地幔及地壳,并与岩浆岩具有内在联系;硫来源主要为同化了海水硫酸盐的岩浆硫,并有少量生物还原硫参与。氢、氧、碳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早期可能有岩浆热液,主成矿期主要是地层中的建造水参与成矿。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认为花牛山金银铅锌矿床是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后期岩浆热液叠加的多成因金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6.
王兴昌  冷青林  苗迪  潘彦平 《吉林地质》2010,29(3):20-23,28
狼洞沟金银矿床是浑江古生界凹陷中发现的第二个小型矿床,通过对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硫同位素测定及矿石爆裂温度测定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岩体和地层,在成岩成矿作用中,岩浆同熔和交代作用较强烈,其成矿期可分二期,成矿温度可划分三阶段.认为狼洞沟金银矿床是与中温浅成岩浆热液有关的裂隙充填脉状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介绍了金银地质样品中钙、镁、铝等元素分析时的溶矿方法。这种封闭式的溶矿方法简单、经济,节省试剂,不污染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官地银金矿床的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在矿石颜色、矿物粒度、矿物组合和银金赋存状态均有明显差异。因此,氧化矿石在采矿和选矿上只能采取单采单选的方法。通过官地银金矿床银的物相、铅锌物相和铁锰物相的试验研究,来划分氧化带的范围和确定其埋深。官地银金矿床是应用物相锰来划分氧化带,即锰氧化率=Mn4+/TMn×100%,当锰氧化率≥25%时划为氧化矿,<25%时划为原生矿,这一试验研究成果为官地银金矿床选择采选方案提供科学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