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陕西桐木沟锌矿床钠质喷气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木沟层状锌矿体直接底板及其下部地层中包括整合层状的方解钠长石岩和钠长角砾岩,以及脉状的石英钠长石岩在内的富钠质岩石系由喷气沉积成矿作用形成。通过对这几种岩石的产状、形态、矿物成分、岩石组构以及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它们是在成矿地热系统活动早期,以同生沉积、支代的方式形成,属喷气岩类。研究这些岩石,对了解喷气沉积成矿作用,进一步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陕西桐木沟锌矿床钠质喷气岩的岩石学及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对传梓源地区锂辉石伟晶岩、钠长石伟晶岩和钾长石伟晶岩开展研究,获得三种类型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锂辉石伟晶岩具高Al2O3(16.23%~16.4%)、高K2O(3.05%~5.22%)和高分异指数(DI=91.13~94.9),微量元素富集Rb、K而亏损Ba、Sr、Ti,稀土元素含量低(ΣREEs=2.9×10-6~3.5×10-6);钠长石伟晶岩富Na2O(5.58%~7.41%)而贫K2O(0.98%~2.62%),微量元素Rb/Sr值相对于锂辉石伟晶岩呈降低变化而稀土元素为升高变化;钾长石伟晶岩富K2O(9.13%)而贫Na2O(1.69%),微量元素Zr/Hf和K/Rb值相对于锂辉石伟晶岩和钠长石伟晶岩呈升高变化的特征。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混溶作用、钠长石交代作用和钾长石交代作用,分别形成了Li、Rb矿化锂辉石伟晶岩,Nb、Ta、Be矿化钠长石伟晶岩和无矿化钾长石伟晶岩,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是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74.
粤西大沟谷钠长石岩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大沟谷钠长石岩型金矿床主要产于震旦系乐昌峡群呈似层状及脉状分布的钠长石岩中,钠长石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组成与金矿体的基本相同。黄铁矿Pb、S同位素组成可分为两组:富放射性成因铅贫^34S体系;贫放射性成因铅富^34S体系,前者与震旦系片岩的组成相似,后者为自较老富基性岩的沉积岩。  相似文献   
75.
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热水矿物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样品中除陆源碎屑和生物壳体外,存在着一组特征性的石英-钠长石-重晶石自生矿物组合。它们均呈完好自形晶,显然未经历过明显的搬运,都是原地形成的自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这组矿物的存在。迄今为止自生钠长石主要见于埋深较大的储层砂岩,其结晶温度不低于70℃,是一种典型的热水成因矿物,而同样完整晶形的重晶石曾在加利福尼亚湾Guaymas盆地被发现,并被确认属热水成因。作者据此认为,存在于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的自生石英-钠长石-重晶石属于热水矿物组合。这意味着在远离洋中脊的大洋盆地亦有一定规模的热水活动,它对深海成矿作用和全球环境,尤其是长周期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压力对钠长石成分熔体粒子微观扩散行为的影响,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探讨了2001.5K温度下,压力由50MPa上升到19862MPa的过程中,熔体的微观结构、粒子自扩散系数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升压过程中,低次配位体Al和Si向5次和6次配位体转变,Al的含量在15GPa达到极大值,而Si含量的极大值在20GPa仍未出现。Na的自扩散系数随压力升高单调下降,Al、Si和O的自扩散系数随压力升高先增后减,在8~10GPa左右达到极大值。网架形成粒子自扩散系数的极大值与Al和Si含量的极大值对应的压力点不一致。所有粒子的自扩散系数与它们与O之间键的寿命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77.
陕西柞山地区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的地质特征与矿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西顺 《西北地质》1998,19(4):8-13
柞山地区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的地质特征表明,它既非同生沉积有砾岩,也非构造角砾岩或盐溶塌陷角砾岩,而是一种与岩浆活动密切关联的流体隐爆角砾岩。已发现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与金,铜,镍,钴,铅,锌等多种矿产有关。  相似文献   
78.
钠长石是我省的一个新发现矿种,钠长石产于石英闪长岩体的外接触带九里坪组的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层位中,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其成矿主要受侵入体,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形层控矿床,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79.
80.
何坚平 《江苏地质》2006,30(3):183-186
苏州善安浜钽铌矿床产于苏州花岗岩向北延伸呈局部隆起的钠长石花岗岩中,上钽下铌特征十分明显,由上而下分为3个矿体。其中Ⅰ矿体是主矿体,为钽矿体,伴生铌;Ⅱ矿体为铌矿体,伴生钽;Ⅲ矿体为铌矿体。主要有用矿物为铌钽铁矿,呈粒间嵌存于钠长石花岗岩基质中,占总量的95.04%。铌钽铁矿的嵌存关系与云母、长石最为密切,占93.99%,极少数与锆石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