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钱塘江南岸萧山地区SE2孔的粒度资料,分析了粒度参数、频率分布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的 特征,并结合沉积物的岩性、沉积构造和有孔虫的分布特点,探讨了该区自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结 果表明,晚第四纪以来,钱塘江南岸地区依次接受了河床相、河漫滩相、潮坪相、近岸浅海相和河口湾相5种 沉积。河床相沉积物以砂砾为主,粒度参数变化较大,概率分布曲线为3段式,频率分布曲线为不对称的双峰 式,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生物化石稀少。河漫滩相以细砂、粉砂级沉积物为主,频率分布曲线为单峰式,富含 生物壳体碎屑和植物根茎。潮坪相沉积物表现为粉砂和黏土互层沉积,粒度参数变化频繁,频率分布曲线多为 双峰式,韵律层理发育。近岸浅海相沉积物主要为淤泥质黏土,粒度参数稳定,概率分布曲线为2段式,以悬 浮组分为主,频率分布曲线为单峰式,有孔虫含量丰富。河口湾相沉积物以粉砂和细砂组成的韵律性沉积为主, 粒度参数富于变化,概率分布曲线为3段式,频率分布曲线为双峰式。  相似文献   
82.
钱塘江涌潮具有动力作用强和流速变化快等特点。涌潮水流紊动复杂,流速的垂向分布和紊动强度息息相关。通过涌潮水流实测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涌潮作用下流速垂向分布在底部和上层存在差异。为研究涌潮作用下流速垂向分布的特征,应用基于非结构网格下有限体积法模型FVCOM对钱塘江涌潮河段水流运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考虑到涌潮紊动作用复杂且对流速的垂向分布起着重要影响,采用不同的湍流模式对涌潮传播过程中水流的运动特征开展研究。通过与涌潮河段实测资料的验证,复演涌潮到达前后水流运动特征,给出涌潮水流湍动能的变化过程。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涌潮水流紊动特征和流速的分布规律,为涌潮作用下物质输运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3.
钱塘江河口属于强潮河口,具有潮差大、流急、地形复杂和局地潮汐变化大等特点,对潮位控制设计与实施造成较大困难。为解决钱塘江河口水下地形测量潮位控制难题,针对强潮河口的水下地形和潮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潮位控制的潮位站布设方案与作业时间要求。实测数据表明,只要合理布设潮位站、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作业,强潮河口水下地形测量的潮位控制可以达到规范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4.
钱塘江河口杭州湾风暴潮溢流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钱塘江河口杭州湾风暴潮模型,探讨风暴潮出现溢流的计算方法。将可能出现溢流的沿海堤防以及海水侵入的陆地均依照高程概化为计算区域,采用糙率控制潮水的溢流流量,以模型的堤顶单宽流量和根据计算潮位采用宽顶堰公式换算流量的一致性来率定糙率值。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风暴潮漫溢堤防的过程,结果表明风暴潮出现溢流后,钱塘江河口杭州湾之间两岸大片的陆地存在淹没风险,沿程潮位由于溢流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响应。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在浙江省北部钱塘江河口湾地区发现并开发了大量的晚第四纪浅层生物气藏。末次盛冰期,全球海平面的下降使河流梯度增加,下切作用增强,导致钱塘江下切河谷的形成。下切河谷内的沉积序列从下到上可划分为4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河床相、河漫滩-河口湾相、河口湾-浅海相和河口湾砂坝相。 所有的商业浅气田和气藏都分布于太湖下切河谷和钱塘江下切河谷及其支谷的河漫滩-河口湾相砂体中。钱塘江下切河谷的河漫滩-河口湾砂体埋深30~80 m,厚3~7 m,被非渗透的黏土包围,可能代表了下切河谷内分布的潮流沙脊。快速堆积的河口湾-浅海相沉积物为生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源岩和良好的保存条件。 河漫滩-河口湾相的黏土层为研究区浅层生物气藏的直接盖层,主要分布在下切河谷内,其埋深、残留地层厚度和孔隙度范围分别为30~80 m、10~30 m和42.2%~62.6%。河口湾-浅海相的淤泥层为间接盖层,覆盖了整个下切河谷,其埋深、残留地层厚度和孔隙度范围分别为5~35 m、10~20 m和50.6% ~53.9%。黏土层和淤泥层的孔隙水压力远大于下伏砂体的孔隙水压力,其差值可达0.48 MPa。在储集层和盖层分界面即浅气藏的顶部,孔隙水压力值达到最大。黏土层和淤泥层的孔隙水压力可以超过砂质储集层中气体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之和。黏土和淤泥盖层的高孔隙水压力可能是浅层生物气被完全封闭住的最重要因素。直接盖层的封闭能力比间接盖层要好。黏土层和淤泥层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很长,有时候很难达到稳定状态,这表明黏土层和淤泥层的渗透性差、封闭性好。随着埋深的增加,其压实程度和封闭性能增加。与黏土层和淤泥层相比,砂层的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很容易达到稳定状态,而且消散时间与埋深无关,表明砂层渗透性好、封闭性差。气体一旦进入砂层,孔隙水就不能有效释放,导致砂层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比黏土层和淤泥层的要长,这可能与生物气在孔隙水压力释放后的快速补充有关。  相似文献   
86.
XYC孔位于钱塘江南岸曹娥江下游地区。在对1717个样品的色度、粒度、总有机碳(TOC)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该钻孔沉积物色度特征及环境意义,并结合年代框架讨论该地区环境变化特征。初步结论如下: (1)钻孔沉积物呈现高亮度、较低黄度和低红度特征,纵向看,①、②层色度波动明显,③层至⑧层下段色度变化稳定,⑧层上段至⑨层色度波动变化再次增强,呈波动—稳定—再波动特征。(2)亮度值与砂含量及TOC含量相关性较好,沉积动力强,砂含量高,亮度值高;TOC含量高,亮度值低。黄度、彩度值与TOC含量呈较好负相关,对气候的状况及海面变化有较好指示意义。(3)色度及其变化过程指示多水或水下沉积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响应该地区海平面变化以及河流相—潮坪相—浅海相—湖沼相的沉积相变化过程: 9690—9107 cal a BP时段,该区以河流沉积为主,水动力变化不稳定,气候偏干,TOC含量较低,亮度高,红黄度低;9107—8613 cal a BP时段,黄度、彩度值降低,气候转湿,半咸水贝类生物及毕克卷转虫为主的底栖有孔虫的出现,表明研究区发生海侵并逐步由低潮坪转为高潮坪环境;8613—7330 cal a BP时段,黄度、彩度值最低,气候更湿润,伴有正常盐度的异地希望虫和少量抱球虫、圆辐虫等浮游有孔虫,海面进一步上升,成为浅海环境;7330—5131 cal a BP时段,黄度、彩度值升高,海面降低,气候变干,研究区转化为湖沼环境,泥炭发育。  相似文献   
87.
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吉余 《地理研究》1997,16(2):52-56
阐述了40年来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在涌潮河段束窄整治了64km游荡不定的河道。围垦了90万亩的土地,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南岸围垦,水流北逼,潮流掏蚀北岸鱼鳞石塘的塘脚,塘石松动,急待修理。鉴于钱塘江北岸的海塘具有保护太湖平原的重要的作用,综合治理北岸海塘至为迫切。对钱塘江北岸标准塘建设计划进行了评价,认为标准塘方案规划有据,目标明显,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展望了钱塘江河口治理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河流近口段与河口段的衔接问题,河口段与杭州湾的衔接问题,以及口内外泥沙交换问题,应该作为重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88.
钱塘江尖山河段北岸治江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模计算和比尺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比较尖山河段顺直和弯曲两种河势对钱塘江河口上游河床冲淤、潮汐、潮流、涌潮、盐水入侵等重要环境因子的差异.从钱塘江河口治理“减少进潮量、增大山潮水比值”的原则及多目标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和消除治理过程中已出现的不利因素考虑,应该采取弯曲河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89.
钱塘江上游地质地貌背景与洪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人骏 《浙江地质》2002,18(1):48-52
作首先叙述了钱塘江水系地理概况和洪水简史,认为;季风气候条件和七里泷峡谷对洪水的阻挡是洪水形成的两种主要原因,本提出下列见解;(1)根据河床砂砾滩的分布探讨洪水时期河流的沉积,堆积作用;(2)支流河口砂砾滩对主河道的阻塞,以及(3)河床砂砾滩对于内河航运业超前衰亡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0.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的六和塔,是我国重点文物单位之一,它创建于开宝元年(公元九七0年),现存“六和塔”系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00年)照原样修建,塔基占地达1.3亩,塔高六十多米,外观有十三届,平面呈八角形,是我国现有砖木结构塔中之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