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1666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5417篇
海洋学   168篇
综合类   335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建新  陈安平 《铀矿地质》2008,24(2):96-100
文章阐述了呼斯梁地区地质特征、含矿地层特征、砂体分布、古层间氧化带发育及铀矿化特征,总结了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指出该区西部纳岭沟矿段为下翼矿体,并有望发展成大型铀矿带,推测卷头部位位于其南侧,可能为皂火壕矿带向西的延伸,埋深大,较难控制;而东部农胜新地段铀矿化产于辫状河道的北侧,受灰色残留体探制,矿体埋深浅、地层结构有利,有望发展成新的铀成矿带.  相似文献   
2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铜在海水及以扁藻、轮虫、对虾等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的积累与传递规律。结果表明,各种海洋生物都能直接从海水中吸收铜,铜可沿着海水→扁藻→轮虫→仔虾传递。文章还探讨了本食物链各环节积累铜的主要途径以及影响生物个体铜的累积量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23.
Cu,Cd,Zn和Cr在梭鱼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梭鱼(Mugil so-iuy)同时暴露于Cu,Cd,Zn和Cr时,Cu和Cd在肝脏中积累的速度最快,积累的量也最高,Zn和Cr在其中的积累则比它们低1).为了了解这些重金属在该组织中的积累过程及其机理,我们对上述四种重金属在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包括细胞液中重金属的分子分布,以及这些分布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浙江西沪港重金属铜的配位容量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年6月10~14日在浙江省西沪港采集的海水样品,利用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铜的含量,获得铜在海水中受不同的有机配体控制.不同粒级的铜表观配位容量表明西沪港海水过孔径1.00μm微孔膜的(ACuCC)较高,为144.4nmol/dm3;过0.40和0.20μm滤膜的(ACuCC)分别为103.0和102nmol/dm3;铜的有机配体条件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在7.25~9.14之间.铜的总量为21.72nmol/dm3.铜全部为稳定溶解态,其中pH2酸溶态占95.0%,强有机结合态占5.0%.溶解态铜中有机结合态占过滤海水中总铜的61.6%.  相似文献   
25.
使用无机离子交换法研究珠江口水体中铜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作用,测出钢与悬浮颗粒物相互作用的pH曲线呈S形,其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是一种新的“台阶”型;从分级离子交换理论求得分级平衡常数K1为5.0,K2为78.1,珠江口水体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为0.92μm及其条件稳定常数为3.5×107。  相似文献   
26.
建立1种新的测定水体中痕量重金属元素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该方法是根据铜对过氧化氢氧化弱酸艳蓝(RAWL)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利用固定时间法,测量Cu(Ⅱ)~RAWL—H2O2体系中弱酸艳蓝在λ=626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从而得到铜的含量。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介质为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pH值选为7.20,弱酸艳蓝浓度为40g·L^-1,30%的过氧化氢0.50mL,反应温度为(80.0±0.1)℃,反应时间为20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2ng·mL^-1,检出限是0.0105ng·mL^-1对2ng·mL^-1和8ng·mL^-1铜(Ⅱ)溶液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2.3%。多种离子不干扰铜的测定,将本方法用于自来水,黄河水中铜(Ⅱ)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9.15%和1033o,6.  相似文献   
27.
采用金属络合物通式模型,在IBM-PC计算机上计算了不同pH(7.5~9.5)、碱度(2.3~2.5mmol dm~(-3))和加入不同浓度的铜离子(1.0×10~(-4)~1.0mg dm~(-3))条件下,海水培养液中铜的主要化学存在形式分配的百分数。还给出了计算机程序框图和主要化学存在形式含量的百分数随pH、碱度和铜浓度变化图。  相似文献   
28.
29.
本实验采用5个中尺度海洋围隔实验装置研究铜、镉、汞、铅和锌的混合液对厦门湾浮游生物生态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混合溶液即使在几个ppb的浓度下,也能产生对浮游生物生产力的抑制作用,浮游动物对重金属污染非常敏感,特别是幼形类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curves of four amino acids (glyucine,aspartic acid,glutamic acid and lysine)and the effects of existenc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u(Ⅱ) on them.Both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the amino acids on the kaolinite and that when the copper ion Cu(Ⅱ) exists belong to the Langmuir type.The slopes of these adsorption isother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Cu(Ⅱ) added.It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formation of the type(Ⅰ) ternary surface complexes in these systems.The regular pattern of the effects of copper ion Cu(Ⅱ) on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amino acids on the kaolinite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its effects on the exchange and adsorption percentage E(%)-pH on the kaolinite in the sam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