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0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三个部分对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进行概要介绍。第一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包括顺序号、单位名称、代号、地质年代、资料卡片号与现在定义);第二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索引(一)、(二);第三部分是建议不采用的地层单位名称。为方便读者查找,文前附有编辑说明。  相似文献   
82.
2012年10月12日,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地方地理科研机构研讨会在河南郑州成功召开,来自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等5家省级地理研究机构的领导、部分职能管理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及科  相似文献   
83.
在我国青海省的昆仑山区,有一个名叫那棱格勒的峡谷。这个峡谷内湖泊遍布,青草如茵,鲜花盛开,美丽诱人。不过,这又是一个令人谈谷色变的恐怖之地,因为进入其问的人和动物无一例外都会遭到死神的威胁,当地人叫它“死亡谷”。  相似文献   
84.
《气象知识》2010,(3):F0002-F0002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此后余震不断。截至4月19日晚2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2039人,失踪19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相似文献   
85.
《青海气象》2010,(3):F0004-F0004
<正>祁连县野牛沟气象站(以下简称野牛沟气象站)位于祁连县野牛沟乡。位于走廊南山与托勒山之间的祁连山腹地、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上游地区,距县城80千米。  相似文献   
86.
《青海气象》2010,(3):84-84
<正>1.《青海气象》是由青海省气象局主管,青海省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6年,季刊,内部交流资料。期刊主要刊登天气、气候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发布技术  相似文献   
87.
《青海气象》2010,(1):F0004-F0004
<正>海西州乌兰县气象局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高度为2950米,始建于1 980年8月,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乌兰县气象局现有职工9人,平均年龄35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5名。  相似文献   
88.
<正>公元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  相似文献   
89.
<正>加强基层财务管理,用好用活各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全面提高青海省气象系统财务管理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青海气象部门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气象部门基层财务管理,谈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
利用2003-2007年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逐日输出产品与青海地区2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作为试验资料, 利用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进行因子选择, 并以单隐层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作为降尺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用2003-2006年间的11月1日~次年3月1日的资料作为训练样本, 以数值预报产品和前一日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因子, 建立青海省25个气候站的冬季最低温度的24, 48, 72 h预报模型, 并且以2006年12月和2007年的1、 2月作为24, 48, 72 h逐日最低温度预报试验时段。试验表明, 对于青海地区来说, 青海北部地区的预报命中率总体好于南部高原地区; 在4种对比方案中, 以选择数值预报资料结合前一日地面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主要因子的方法相对较优, 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 24 h历史实况的作用逐渐减弱; 对于所有台站来说, 这4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完全代替其他所有方案; 在实际业务运行中, 对不同的台站应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案进行实际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