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388篇
海洋学   220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铜泡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个旧矿区的硫化物型铜锡矿床氧化带矿石中发现有铜泡石。该矿物呈绿色片状集合体产出,略具柔性,实测密度3.20,主要化学成分CuO 43.51%,CaO 6.96%,As2O5 30.16%,SO3 0.73%。粉晶X射线衍射线(d/nm)主要有:2.787(10),1.401(7),0.552(1),0.480(7),0.430(5),0.380(1),0.335(2),0.295(5),0.268(7),0.242(1),0.185(1),与JCPDS11-348卡片的铜泡石粉晶数据基本一致。共、伴生的矿物见有孔雀石、硅孔雀石及辉铜矿、蓝铜矿、水胆矾等,反映了硫化物铜锡矿床的氧化带特征,可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92.
人所熟知的胡萝卜烷由胡萝卜素加氢构成,在转化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氢,因而整个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模拟实验揭示:胡萝卜烷的形成需要充足的还原剂;即使环境并非属于氧化,如果缺乏还原剂,胡萝卜素也不能转化成胡萝卜烷;含有饱和环的甾萜类是良好的还原剂。在有机质成烃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氢或氧等杂原子的加入与脱除,因此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成烃的全过程。在很多情况下自身很容易遭受氧化的胡萝卜素居然能够在某些环境中成为氧化剂,那么有机酸、醇、酮等非烃可以还原转化成烃就更不应质疑了。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地震、大地电磁测深、钻孔以及露头剖面等资料,结合野外调查,在系统总结敦煌盆地盖层沉积序列特征基础上,依照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理论,选择中侏罗统中间沟组为敦煌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全分析,矿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银与铁、镁、锰、铅的相关性,以及镜下观察,确定了查干银矿床氧化带中银主要以硫化银及卤化银等独立矿物赋存于褐铁矿中,颗粒微细。  相似文献   
995.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主要受后生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矿体产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地段。找矿勘探和开采该类矿床的技术关键在于确定其位王,在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带钻区调方法,此外,也采用地球化学方法,但未见到有关采用放射性测量方法确定的介绍。本文对放射性测量方法技术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理论依据作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它也是一种具有深穿透能力的地气找矿方法。笔者根据近几年在该类矿床上所开展的放射性测量找矿试验和工程验证的结果,介绍放射性测量解释推断方法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效果,认为它是一种能在里外简便快速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996.
海拉尔盆地贝38井南屯组一段20块泥岩样品中出现5块烧失率异常,其烧失率达8.812%~18.770%,为其它样品的2~4倍。对异常样品作进一步烧失试验:0~400℃区间,烧失强度都较低,说明粘土矿物的吸附水、层间水及有机质的可溶烃含量都较少;400~500℃区间有2块样品的烧失强度明显异常,表明其有机质含量明显偏高;500~950℃区间,另2块样品的烧失强度特别高,这是由于其中的伊利石结构水脱失所致。该地层的微量元素Cu/Zn、Sr/Ba、V/Ni和常量元素Mn/Ti、MnO2随深度的变化与烧失率曲线有极好的相关性。烧失率异常可指示氧化—还原环境或水体深浅变化以及判别水体的盐度。  相似文献   
997.
考察了不同贮存和制备条件对铜精矿样品铜含量的影响,得出在包装密封不良时铜含量因氧化而产生的变化结果及其趋势;根据X射线衍射所作的矿相分析结果,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观察样品中铜、铁、硫化学态的变化,探讨了铜精矿氧化反应的机理。样品变质主要是低价硫、铜、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和氧发生氧化反应所致,酸度增高会促使氧化反应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998.
几种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和氧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改进或优化的方法合成土壤中常见的几种氧化锰矿物,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几种重金属的吸附和对Cr(Ⅲ)的氧化特性及与其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合成的水钠锰矿、钙锰矿、锰钾矿和黑锰矿均为单相矿物,具有典型的形貌特征。水钠锰矿、钙锰矿和锰钾矿的PZC较低,分别为1.75、3.50和2.10,其表面可变负电荷量的大小顺序为水钠锰矿≥锰钾矿>钙锰矿;黑锰矿的PZC较高,表面可变负电荷量远低于其他3种矿物。供试矿物中,水钠锰矿对Pb2 、Cu2 、Co2 、Cd2 和Zn2 等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最强,黑锰矿的吸附能力最弱,除黑锰矿吸附更多的Cu2 外,供试氧化锰矿物对Pb2 的吸附量最大。氧化锰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受重金属的水解常数和矿物的表面负电荷的影响较大,它们均影响氧化锰矿物表面诱导水解作用及吸附离子形态。供试氧化锰矿物对Cr(Ⅲ)氧化能力和氧化过程中Mn2 释放量不同,受矿物结构、氧化度、表面性质以及结晶度等因素影响,氧化能力顺序为水钠锰矿>锰钾矿>钙锰矿>黑锰矿,最大氧化量分别为1330.0、422.6、59.7和36.6mmol/kg。  相似文献   
999.
大连三道沟山体预裂爆破降震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连东北路工程三道沟路段山体爆破点距净水厂蓄水池很近,为了确保蓄水池安全和施工进度,在微差爆破的基础上,采用预裂爆破降震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重排甾烷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朱扬明  肖乾华 《沉积学报》1997,15(4):103-108
陆东凹陷上侏罗统生油岩样品饱和烃色质分析表明,重排甾烷随井深出现含量下降的逆转现象,表明热演化不完全是这类化合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重排甾烷的分布与岩石中的粘土矿物组成关系也不密切,意味着各种粘土矿物的酸性催化作用无明显差别。经研究发现,重排甾烷的形成与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有关。在Pr/Ph小于0.5的缺氧强还原地层中由于甾烯碳骨架的酸性重排作用受到抑制,因而所形成的重排甾烷很少;随Pr/Ph增加,沉积环境变为弱氧化-氧化时,重排甾烷含量显著增高,表明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沉积物中的含氧性是这类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