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工程测量》是城乡建设类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努力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高质量一高技能的学生,是责无旁贷的艰巨使命;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652.
对使用过的地震经费“再使用”,可以缓解地震经费紧张状态,增加地震工作活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3.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23-23
2005年3月28—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地质工作管理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培训班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举办,来自局基础部、发展研究中心、航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科技管理领导和管理者20人参加了培训,标志此工作管理数据库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的管理工作中正式启用。  相似文献   
654.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47,12(Z1):49-62
(一)未成功的萌芽前清政务窳败,朝野仍不了解西洋文化为何物。即在张之洞时代,一度提倡坚甲利兵,以图富强;然仍不思接受西洋之科学,故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而未见有地质学之提倡。然当时西洋人之来我国调查地质者,已实繁有徒。不  相似文献   
655.
公告引来阵阵热议 2009年11月底,二六五大队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出台了《二六五大队关于公开招聘中层领导干部的实施办法》。12月初,各党支部便收到了《大队关于公开招聘团委书记的通知》。招聘以资格审、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的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65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正式出台,地质工作大发展、大转变的机遇也来临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充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升温,找矿人力资源却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人才危机日益凸显,特别是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断层已成为制约地质队地勘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57.
人才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人才政策导向的制度体现,人才政策得以实现的基本手段。只有正确选拔人才、有效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58.
现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全民族素质的竞争和比拼。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将是最后的胜者。本文通过对推行名人战略过程中的问题揭示与思考,表达名人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59.
超越板块构造——我国构造地质学要做些什么?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金振民  姚玉鹏 《地球科学》2004,29(6):644-650
对近十年来全球构造学和构造地质学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30年前建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改变了人们对地球及其演化的认识.作为固体地球统一理论的板块构造主要涉及刚性板块边界之间的变形、地震活动和火山作用.至今还没有完整理论阐明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和地幔对流机制.板块边界和板内变形等许多问题仍然无法回答.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在成分、厚度和力学强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别, 因此现有板块构造不完全适合于大陆构造.大陆地壳和地幔流变学的综合研究是认识大陆构造和超越板块构造的最佳途径.流变学是大陆造山带几何学和动力学的桥梁.大陆岩石圈对构造作用、重力作用和热作用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流变强度.岩石圈流变性质是岩石圈分层和塑性流动的主导因素.大量透入性变形和巨型大陆造山带内部构造显示非刚性特征.大陆构造和力学行为主要由地壳强度而不是地幔强度所控制.从大陆岩石圈多层性和力学强度不均匀性表征看, 现在是抛弃传统“三明治”构造模式的时候了.面对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球动力学新思维发展趋势, 多学科综合研究大陆构造(造山带)和加速高水平构造地质学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最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60.
虽然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调研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从管理、技术、运维和人才4个层次解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地说,在管理方面,缺少管理依据,缺失综合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亟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复杂地质、复杂环境下的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缺少新型的装备和技术,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建立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全深度、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在运维方面,缺少地下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的成套技术体系,缺乏对运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灾害下的地下空间逃生救援体制不完善,亟须建立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在人才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学科体系,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亟须建立健全的地下空间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