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0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内蒙古东部出露的锡林格勒杂岩主要由中元古代原岩为火成岩的黑云母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组成。片麻岩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中等分异特征 ,具明显的Eu负异常 ,其不相容元素特征与平均地壳类似但相对亏损Ba和Sr。斜长角闪岩构成一条Sm -Nd等时线 ,其年龄值为12 0 2± 6 5Ma ,εNd(1.2 0Ga)值为 6 .8。角闪岩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 (tDM,1.2 6~ 1.32Ga)与其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接近。角闪岩的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393± 14Ma ,其87Sr/ 86 Sr初始比值为 0 .70 379± 0 .0 0 0 0 7,此Rb -Sr等时线年龄与本区出露的篮片岩Ar-Ar年龄 (~ 383Ma)一致 ,记录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洋壳俯冲结束后由大陆碰撞造山引起的变质作用事件。黑云母片麻岩的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2 79.5± 6 .4Ma ,87Sr/ 86 Sr初始比值为 0 .70 85 1± 0 .0 0 0 10 ,此Rb -Sr等时线年龄与本区广泛分布的早二叠世火山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 (~ 2 77± 15Ma)一致 ,因此可能是由大规模岩浆活动诱发的变质作用的记录。锡林格勒杂岩因此不仅记录了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地质事件 ,并且通过对比研究本地区蛇绿岩和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演化历史 ,可以恢复从Ro dinia超大陆聚合 (~ 1.2 0Ga)到古亚洲洋关闭 (~ 4 30Ma)、大陆碰撞造山 (~ 39  相似文献   
112.
法国中央高原Margeride花岗岩中黑云母岩的起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中央高原Margeride花岗岩暗色相中包含的Ance和Vazeilles黑云母岩,大小达数十米,分别含有40%和90%以上的黑云母及少量的磷灰石、锆石、斜长石或钾长石,且发现有变质岩包体。野外观察可见,黑云母岩与其上覆花岗岩呈逐渐过渡关系,而其下部界限则很分明;它的面状及线状结构与相邻花岗岩的一致。矿物成分显示,各矿物(黑云母、斜长石、磷灰石)的化学成分与相邻花岗岩中相同矿物的相似或相同。由  相似文献   
113.
漳州地区白垩至纪I型和A型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地区白垩纪花岗岩由I型和A型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该地区两类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矿物物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两类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存在重大差别,如A型花岗岩中黑云母更富铝、铁、氟及水而贫镁、硅,形成温度及氧逸度较低等。在A型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穆斯堡尔谱也与I型不同,四极分裂(Q.S)较高,且Fe ̄(2+)在M_2位,Fe(3+)在T位占位率也较高。两类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化学成分随岩浆演化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黑云母的矿物学特征可提供花岗岩成因类型的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桂北雪峰期含锡黑云母花岗岩成因的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桂北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工作,重点观察和研究了雪峰期含锡黑云母花岗岩和四堡群变质岩的产状和特征,并采集了它们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岩矿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和岩石化学成分对比,从宏观到微观总结出四堡群中、下部的变质岩与雪峰期的含锡黑云母花岗岩有成因关系的10个方面的证据,并被高温高压成岩实验所证实。这些证据和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华南古老变质岩地区的同类花岗岩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攀西中元古结晶片岩系遭受了前进区域变质作用。盐边和米易的砂屑岩和泥质岩分别可划出:绿泥石、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和夕线石带以及绿泥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红柱石和夕线石带。在中、低级泥砂质岩石中,白云母的Na/(Na+K)比值随变质级增高。白云母、绿泥石和黑云母中的契尔马克替换范围大体上随变质级增高而降低。白云母和绿泥石之间契尔马克替换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大致是白云母的绿鳞石含量的函数,并随变质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夕线石带,该分配系数变得很小。黑云母和白云母契尔马克替换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有类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探讨黑云母温度计是否适用于估计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温度,汇编了国内外典型花岗质侵入体的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数据,利用Henry等(2005)的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Li 和Zhang (2022)的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估算了岩浆温度,并与Shao等(2020)的锆饱和温度计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估算的温度比锆饱和温度计和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低50~200℃,因此认为黑云母Ti饱和温度计并不适用于估算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温度,而黑云母全组分温度计可以复现S型和I型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计结果。  相似文献   
119.
在对胶北荆山群麻粒岩相富铝岩石中石榴石、黑云母的成分环带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选取不同粒径、与不同矿物相邻的石榴石、黑云母各微区点成分,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分别进行了温度估算。确定在黑云母含量较高的岩石(V_(Grt)/V_(Bt)≤1)中,利用大颗粒石榴石(d≥1500μm)晶体核部(或靠近长英质矿物一侧的晶体幔部)成分与基质中远离石榴石等镁铁矿物处于长英质矿物之间的黑云母核部成分配合。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可以获得相当可信的变质峰期温度。但是对于黑云母含量极低的岩石(V_(Grt)/V_(Bt)≥6),由于黑云母的成分普遍遭到了强烈改造。使得温度估算结果异常偏低,因此不适合采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估算峰期温度。同一岩石中,采用不同的相邻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晶体边缘成分获得的温度值差异较大,反映它们在峰期后发生Fe-Mg交换反应并达到封闭温度平衡状态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难以获得准确的封闭温度。通过热力学计算,建立了一个新的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公式。确定胶北荆山群所经历的变质峰期温度为720~770℃,峰期后最低相对封闭温度为480~500℃。  相似文献   
120.
沙河湾岩体具有较典型的环斑结构。岩体中的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均有两期,与典型的环斑花岗岩相似。该岩体中环斑结构花岗岩中的暗色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的n(Fe)/n(Fe Mg)分别是0.33—0.37和0.40—0.42,与典型环斑花岗岩中的富铁、贫镁的特点有一定差异,而与I-A型过渡性花岗岩的暗色矿物相似,表明该岩体在岩浆成分和形成机理上可能与典型的稳定大陆内部的环斑花岗岩存在着差异。这可能正是产于造山带环境中的环斑结构花岗岩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