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20C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区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丰飞  周天军 《大气科学》2012,36(6):1207-1222
本文利用NCEP1和ERA40再分析资料, 并结合观测资料, 对最新公布的一套再分析资料——20C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区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本文主要是从气候态、年际变率、年代际变化三个方面, 来评估20CR再分析资料在东亚夏季风区的质量。结果表明, 在气候平均态上, 20CR再分析资料基本合理再现了东亚夏季风区的高低层环流场(包括南亚高压、副热带西风急流、近地层风场)以及经向环流圈特征。但相较于NCEP1和ERA40, 20CR所刻画的南亚高压偏强, 西风急流偏北, 对流层中上层温度系统性偏高。在年际变率方面, 除了NCEP1在1967年之前存在偏差, 使其结果和ERA40、20CR不同之外, 三套再分析资料刻画的东亚夏季风变率在其它时段高度一致。三套资料在以纬向风为基础的东亚夏季风指数上的一致性, 高于以经向风为基础的东亚夏季风指数, 其中以低层纬向风为基础的东亚夏季风指数的一致性最高。20CR再分析资料可以较好地再现与东亚夏季风相联系的地表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其刻画的地表气温正相关中心位置偏西、强度最强, 且在河套平原地区有一个弱的负相关中心, 而其描述的降水在孟加拉湾和长江流域较之另外两套再分析资料更接近观测结果, 在热带地区和海上却反之。在年代际变化方面, 20CR再分析资料未能合理再现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现象, 这也体现在不能合理再现青藏高原下游年代际变冷和“南涝北旱”降水型上, 这主要是因为20CR再分析资料所刻画的东亚地区对流层中上层年代际变冷信号偏弱所致。而在百年时间尺度上, 20CR再分析资料所刻画的东亚夏季风变化与观测较为一致;20CR再分析资料可以合理再现出东亚夏季风区1920年代前的显著冷期和1990年代之后的迅速增暖期, 但对1920~1950年代相对暖期和1950~1980年代相对冷期的再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22.
今年3月11日至月底,我国已先后出现了7次沙尘天气过程,尤其是3月19日开始的强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扩展到我N20个省市自治区,连过去很少出现沙尘天气的浙江、福建和台湾省也都受到波及。为什么3月中旬以来我国会频繁出现沙尘天气呢?这是由这段时间的天气气候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3.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4.
苏晗  王列辉 《地理学报》2024,(2):484-50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在沿线港口进行投资布局。在贸易保护、地缘环境动荡等背景下,分析已投资港口的供给现状对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节约港口资源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构建港口供给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多源港航数据、遥感数据,建立包含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生产条件等8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港口供给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测度中国已投资港口的整体性、区域性和维度性供给水平。研究发现:(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投资港口的综合供给水平不高,多数港口处于中等和较低水平,供需均衡程度低。(2) 2015年以前主要集中于投资建设供给水平较高、较为成熟的欧洲港口,2015年之后转为布局供给水平较低的战略支点港、门户港、战略通道沿线港。(3)企业—合作类型—港口供给水平等级可归纳为3种类型:码头运营商—股权收购—较高供给水平港口;工程承包商—承建—中低供给水平港口;航运公司—股权收购、特许经营权—较高、高供给水平港口。(4)分区域看,西亚、南亚、非洲、东南亚和欧洲的港口供给体系空间结构分别处于低级均衡、孤立双核、原始单核、枢纽极核和多核共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5.
我国21世纪初海洋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海洋科学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21世纪初,我国所关注的海洋科学问题中有两方面特别重要,一是海洋在季节、年际、年代尺度的气候变变异中的作用;二是近海系统对自然变异、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的响应。在回顾20世纪对大洋环流和海洋生产力两者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上述两方面应关注的科学问题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6.
青土湖近6000年来沉积气候记录研究--兼论四五世纪气候回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对青土湖志云村剖面沉积气候记录和湖泊进退进行了研究,证实季风边缘区河西走廓东段存在暖湿,冷干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湖相沉积的颜色,粒度,化学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提出公元四五世纪存在一次百年尺度上的气候回暖,这一气候回暖事件的发现,可得到历史文献记录和青海湖自然记录的佐证。  相似文献   
127.
魏燕 《海洋信息》1998,(9):27-29
1998年6月11日~12日,美国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蒙特利尔市召开。会上,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提出一系列开发、保护和恢复美国重要海洋资源的建议,并建议投入总额2.24亿美元用于这些举措的实施,堪称美国海洋21世纪议程。这些建议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28.
在21世纪来临之际,国际海洋界正在探讨海洋调查船应有哪些设计变革,才能满足21世纪海洋科学调查研究的需要。其中,海洋学者们一致认为,调查船计算机网络化设计是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当前新建调查船普遍采用这一最新设计,调查船因而具备了良好的操纵性能、动力定位和站位保持性能;海水采样、地质采样、生物采样等自动进行,各类测量仪器的投放、回收等受海况影响较少;各学科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29.
美国国家海洋学伙伴研究计划是美国国内一些科研机构1995年在一些专业研讨会上提出的。后来,该计划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支持和资助。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9月产生的P.L.104~201公共法案(1997财政年度国防管理法案)后,便确立了此项计划,并且正式成立了国家海洋研究指导委  相似文献   
130.
面临21世纪的中国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成绩巨大,面临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除害兴利,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工农业和城市生活都缺水,而用水十分浪费,水污染很严重;我国又是洪水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迫切需要组织多学科研究水利建设的新战略;将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防治江河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