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在综合研究了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的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 ,对此植物群进行了古生态学方面的分析研究。采用了传统的埋藏学研究模式 ,对不同地区植物化石分别进行了埋藏学的研究 ,得出本区植物群的主要埋藏类型为原地埋藏 ,其次为亚原地埋藏 ,有极少量为异地埋藏。其化石群落基本能反映当时植物群的生活面貌 ,再结合分异度的数据恢复了古群落。此外 ,根据植物群的特征分析 ,得出当时的古气候应为赤道低纬度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相似文献   
262.
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群古生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孙克勤  张周良 《现代地质》1996,10(3):316-324,T002
对贺兰山北段呼鲁斯太和沙巴台地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0属40种,讨论了植物群的性质和时代。在研究植物群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植物化石埋藏类型,论证了植物群的古生态特征,划分了5个植物群落:(1)Bothrodendroncirculare群落;(2)Lepidodendronsubrhombicum群落;(3)Lepidodendronszeianum群落;(4)Tae-niopterismucronata群落;(5)Pecopterisorientalis群落。这5个植物群落的时代分别相当于晚石炭世早期、晚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和早二叠世晚期。石松类植物在晚石炭世沼泽环境最为丰富,以华夏植物区大量的特有种为特征。而蕨类植物和种子蕨类植物在早二叠世的泥炭沼泽和泛滥平原环境占优势。这些植物群落在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广泛分布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泥炭沼泽和碎屑低地环境,指示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63.
根据近年来的孢粉研究成果,本文阐述了兰州地区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特征,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64.
从北京坟庄剖面具有14C测年的54个样品原始记录中,选取11个孢粉类型,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该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资料进行再分析,阐明该方法能消除因主观原因对同一孢粉谱的分带差异。对北京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用累积贡献率为57%且离散性大响应此环境特征,更好地恢复过去环境  相似文献   
265.
赣杭构造带前寒武纪构造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家瑞  张志平 《铀矿地质》1997,13(6):321-326
对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认识,在长期的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本文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元古代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地区是华夏古陆的活动大陆边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次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沿赣东北断裂带发生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晚元古代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加里东期本区为浙西-赣东北坳拉槽。  相似文献   
266.
根据江西乐乐鸣山煤矿B3煤层顶,底板产出的大量植物化石,采用统计学方法,着重分析了其植物群的组成及性质,进而结合前人资料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了同期古植物群的对比。研究结果与对我国南方树皮煤的成煤环境和古气候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7.
王静  臧帆  秦松 《海洋科学》2023,47(12):93-101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中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 缺乏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方法。螺旋藻藻蓝蛋白(phycocyanin, PC)是一种天然蛋白质, 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本文研究了PC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酒精诱导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 分别为对照组,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藻蓝蛋白组, 灌胃PC干预之后, 通过肝脏切片的Masson和HE染色的病理分析判断肝损伤的程度, 之后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发生了紊乱, 显著降低了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ceae)的丰度, 该菌种可以减少肝脏炎症和肝酶, 口服PC后Bifidobacteriaceae的丰度显著增加。此外, 酒精诱导后, 乳酸杆菌(Lactobacillaceae)的丰度略微增加, 促进酒精代谢。藻蓝蛋白能够通过改变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肠道菌群构成, 从而起到缓解酒精诱导的肝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8.
吉林南部杉松岗植物群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吉林南部杉松岗盆地早侏罗世植物群主要由松柏类、银杏类、真蕨类和茨康类组成,迄今已发现22属37种。其典型特征是锥叶蕨(Coniopteris)与准苏铁果(Cycadocarpidium)共生,显示了欧亚大陆早侏罗世植物群早期组合的特征,其地质时代似为早侏罗世早期。这一发现对确定杉松岗盆地含煤地层的地质时代和建立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群序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探讨吉林南部的地质发展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9.
根据岩石学、古生态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序列,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系统研究,本文论述了浙江江山地区奥陶纪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演变规律,并对本区东侧华夏古陆的存在和加里东运动的作用方式、活动时间提出了可信的论证。  相似文献   
27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cquarie Marshes, in particular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ir physical attributes. Previous literature has generally been restricted to specific fields and much is unpublished ‘grey’ literature. This paper emphasise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sed wetland, both as a complete ecosystem, and for specific landscape, water‐quality filtering, vegetation and fauna attributes. It provides an extended summary of the area and of its 1997 status. By summarising previous research, it provides a base from which future research can be sc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